问题 问答题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1)2002年1月10日,上海的《社会科学报》第七版上刊登了署名为晓声的文章,题目为《北大博导剽窃,叫人如何不失望》。此文指出:在王铭铭于1998年出版的《想像的异邦》一书中,有近10万字的内容,除了些个别的字词、语气语调、关键词连接有所改动之外,与美国人类学家哈维兰《当代人类学》(中译本)几乎一模一样。  (2)《想像的异邦》第二篇与《当代人类学》第四部分、第五部分、第六部分几乎相同,甚至连结构段落顺序也没有改变,只是原书中的一些小标题被删节了,王铭铭在自己所出的《想像的异邦》一书的序言部分和参考文献部分中没有一次提到美国作者哈维兰。值得一提的是,王铭铭正是《当代人类学》一书中译本的翻译者之一。  (3) 博士生导师王铭铭所撰写的《想像的异邦》一书被指认“存在严重剽窃”的消息引起社会各界的一片哗然。1月14日,南方某报刊全面报道了此事的来龙去脉。紧接着各大媒体纷纷跟进,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同时北大方面传出消息,对王铭铭做出严肃的处理,撤销其包括北大民俗学研究中心主任、北大社会学系学术委员会委员、北大人类学教研室主任在内的全部学术职务。  (4)王铭铭,1962年生,厦门大学研究生,尚未毕业即考取中英文化交流奖学金赴伦敦大学留学,获伦敦大学博士学位。先后在伦敦城市大学、爱丁堡大学、北京大学做博士后研究。1994年起任职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北大中国学术城曾介绍他“长期以来致力于中国人类学研究,在社会文化人类学理论、区域研究、宗教人类学、汉学人类学等方面有专长。”王铭铭作为人类学的知名专家,亦因著作多而闻名于业内,据有人统计,他近几年内一连出了十几本书,且著作一直很受学生们的欢迎。  (5) 署名晓声的作者,真名为王晓生,是北京大学中文系2000级文艺理论专业博士生,当他发现了王教授抄袭他人著作的行为后非常生气,于是便写了文章,只是想“打击一下,借此事攻击一下这个现象”,并认为学术打假,重在体制。  (6) 据《北京青年报》2002年1月8日报道:目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自成立纪检监察审计监督联合办公室以来,首次向媒体公布了2001年度的“打假成果”。  (7) 基金会的材料表明,截止到2001年12月10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纪检监察审计监督联合办公室共收到举报76件,其中,举报内容涉及抄袭和剽窃他人成果10件、弄虚作假13件、专家评审不公20件,以同一内容重复申请2件、滥用科学基金经费7件,冒名申请4件,受资助单位及委内管理问题等20件。经调查组核实,对有关人员或单位提出报道批评或内部批评8件,取消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资格3件,追回科学基金资助经费2件。

请你以“论商业贿赂的治理”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结构合理,论说充分,层次清晰,语言顺畅, 字数在1100字~1300字。

答案

参考答案:论商业贿赂的治理 商业贿赂就是指在市场交易中,经营者采用财物或其他手段在账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以获得交易机会或有利于交易条件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近年来,商业贿赂愈演愈烈,侵蚀着我国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和市场秩序,严重破坏了党和国家廉政制度建设,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瓶颈,妨害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必须对商业贿赂进行综合治理,切掉这个危害社会的毒瘤。 (1)要着力营造廉洁文化,切除商业贿赂的毒瘤。锻造清廉的企业文化是遏制商业贿赂犯罪的“治本”之策。忠诚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涵,无论是公职人员还是企业雇员,都必须对所在企业承担忠诚的义务,违反廉洁性规定就是把自己的职务行为弄脏了,背离了忠诚的义务。 (2)从源头上防治商业贿赂。要深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对行政审批、备案注册、执法稽查、检验检测、认证评审、名优推荐、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等权力运用进行监管,规范行政行为,强化对行 * * 力的制约和监督。全面推行政府采购制度,建立政府投资责任追究制度,健全投资监管体系和境外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减少垄断,防止地方保护。 (3)要健全财会信用制度,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没有完善的信用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不可能真正建立和发展起来。因此,必须加快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法人和个人信用管理法律制度,实施企业诚信守法提醒制、警示制、公示制,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重构我国会计监管体系,加强对大公司、企业会计工作人员和中介机构的监管力度,防止因商业贿赂造假账行为。强化内部管理,建立完善治理商业贿赂的内控机制,防止因集体决策带来的“集体免责”风险。 (4)要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重点,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各类市场主体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建设健康的商业文化。众所周知,惩治商业贿赂单靠法制规范是不够的,需要德法兼治,因为《刑法》只能严惩那些贿赂数额巨大的商业犯罪行为,对大量的构不成犯罪的商业贿赂现象,则主要依靠重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和职业道德来规范。为此,一要大力弘扬社会正气和正义,按照“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重建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二要政府部门和执法机关在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重建社会道德中要率先垂范,带头摒弃关系网、人情网,按制度办事,这样才能卓有成效地治理好商业贿赂。 (5)要强化新闻舆论监督机制,形成强有力的惩治商业贿赂犯罪的氛围。一是树立新闻舆论导向意识,新闻机构要以 * * 倡廉为己任,敢于揭露商业贿赂等腐败现象,把舆论监督转化为群众监督;二是扩大宣传面,加大宣传力度,要通过设立专栏来进一步引导群众关注,提高治理商业贿赂的宣传效果;三是新闻媒体宣传要及时,可以用跟踪报道的方式,使方方面面群众更加了解治理商业贿赂的形势。我们也应该看到,治理商业贿赂是一项涉及广泛的系统工程,其工作是十分繁杂和艰巨的,因此,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通过协作,建立起一套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严密防范机制,着力构建治理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从源头打击商业贿赂,真正把防范商业贿赂犯罪工作落到实处,并取得明显的成效。

解析:1.标题:论商业贿赂的治理。 2.正文内容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 (1)商业贿赂就是指在市场交易中,经营者采用财物或其他手段在账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以获得交易机会或有利于交易条件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2)商业贿赂愈演愈烈,严重破坏了党和国家廉政制度建设,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瓶颈,因此,必须对商业贿赂进行综合治理。 ①要着力营造廉洁文化,切除商业贿赂的毒瘤。 ②从源头上防治商业贿赂。要深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对行政审批、备案注册、执法稽查、检验检测、认证评审、名优推荐、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等权力运行进行监管,规范行政行为,强化对行 * * 力的制约和监督。 ③要健全财会信用制度,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④要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重点,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各类市场主体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建设健康的商业文化。 ⑤要强化新闻舆论监督机制,形成强有力的惩治商业贿赂犯罪的氛围。 (3)治理商业贿赂是一项涉及广泛的系统工程,要着力构建治理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从源头打击商业贿赂,使治理商业贿赂取得明显的成效。

阅读理解

Special Bridges Help Animals Cross the Road

-- Reported by Sheila Carrick

Why did the chicken cross the road? To get to the other side.

Most people know this joke. But recently, some people have been much more concerned with how the grizzly bear and mountain lion can cross the road.

Millions of animals die each year on U.S. roads, the 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 reports. In fact, only about 80 ocelots, an endangered wild cat, exist in the U.S. today. The main reason? Roadkill.

"Ecopassages" may help animals cross the road without being hit by cars. They are paths both over and under roads. "These ecopassages can be extremely useful, so that wildlife can avoid human conflicts," said Jodi Hilty of the Wildlife Conservation Society.

But do animals actually use the ecopassages? The answer is yes. Paul Beier of Northern Arizona University found foot marks left by mountain lions on an ecopassage that went under a highway. This showed that the lion used the passage.

Builders of some ecopassages try to make them look like a natural part of an area by planting trees on and around them. Animals seem to be catching on. Animals as different as salamanders and grizzly bears are using the bridges and underpasses.

The next time you visit a park or drive through an area with a lot of wildlife, look around. You might see an animal overpass!

小题1:The writer uses the example of “ocelots” to show that_________.

A.wild animals have become more dangerous

B.the driving conditions have improved greatly

C.the measure for protecting wildlife fails to work

D.an increasing number of animals are killed in road accidents小题2:From the news story, we know an ecopassage is_________.

A.an underground path for cars

B.a fence built for the safety of the area

C.a bridge for animals to get over a river

D.a pass for animals to cross the road小题3:When the writer says that animals seem “to be catching on”, he means_________.

A.animals begin to realize the dangers on the road

B.animals begin to learn to use ecopassages

C.animals are crossing the road in groups

D.animals are increasing in number小题4:The writer asks visitors and drivers to look around when traveling because_________.

A.wild animals may attack cars

B.wild animals may jam the road

C.they may see wild animals in the park

D.they may see wild animals on ecopassages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