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论述法律至上的法治观点及其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意义。

答案

参考答案:

(1) 法律至上就是指法律的极大权威,没有任何人或组织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法律至上是检验真假法治的一个基本标准。法律至上具体表现在:无论何种形态的社会,总有一个至高无上的权威存在。如果公众心目中认同的最高权威不是法律,那么这个社会就肯定不是法治社会。

法律至上意味着:

1) 在国家生活中法律应当有至上的效力和最高的尊严。国家机关的一切职权根源于法律,而且依法行使。

2) 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应受立法机关的监督和制约,其决定不得与立法机关的一般性决策相冲突,否则无效。

3)政党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政党的政策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

4) 当国家领导人个人的意志与法律出现矛盾时,法律必须高于领导人个人的意志,否则,就会出现法律和国家政策因为领导人个人意志或情绪的转变而改变,出现人治政体下经常发生的领导人更替过程中的政局波动和政局危机。

(2) 从立法的角度看,法律至上就是:

1) 必须坚持立法的合宪性与法律统一原则。要从立法上保证法律自身具有正确的方向,内部和谐统一,相互一致,相互协调,为实现法制奠定基础。这就要求立法必须在主体、内容和程序上都要合宪,从而统一立法尺度。同时注意各个部门法之间的互补和互融以及注意不同类别法律之间的矛盾。

2) 坚持科学性原则。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和行为规则,它要为国家、社会及普通公民确立一种合理的组织结构、规范的行为模式、正确的价值选择。

3) 坚持民主性原则。立法过程的民主性直接影响立法的质量,因此,法律只有从大多数人的最根本利益出发,才能获得普遍的服从。

(3) 从执法的角度看,法律至上就是要严格依法行政,从而保证国家行 * * 得以合法运行,即要坚持执法主体、内容、程序均合法,这样才能防止专断和腐败,从而为法律至上观念的确立提供最基本的保证,因为国家行政机关的执法活动涉及面广、内容庞杂,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影响巨大。

(4) 从司法的角度看,法律至上就是要:

1) 坚持公民在法律适用上一律平等的原则,这是法律至上的基本要求。因为人人平等意味着公民都必须平等地遵守法律,同时依法平等地享有法定的权利和承担法定义务,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任何公民的合法权益都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应平等地依法受到法律制裁和追究,绝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坚持这一原则,能切实保障公民在适用法律上的平等权利,反对特权思想和行为,惩治司法腐败行为,维护法制的权威、尊严和统一,从而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

2) 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即司法机关在办案过程中,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司法权,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无权行使;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只服从法律,不受行政机关干涉。

3) 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以事实为根据,就是司法机关对案件作出处理决定,只能以被合法证据证明了的事实和依法推定的事实作为适用法律的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就是指司法机关在司法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办事,把法律作为处理案件的唯一标准和尺度。

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 * * 道题。
古今中外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名著不仅仅是艺术珍品,甚至主要目的不在于艺术,而是以艺术为手段表达某种哲学思想、政治思想、教育思想或其他思想,还可能万象皆备。如伏尔泰、狄德罗、萨特等人的一些著作,既是小说,又是哲学,而卢梭的小说《爱弥儿》,就明确地说过是阐述其教育思想的。至于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康帕内拉、卡贝和反乌托邦主义者赫胥黎、奥威尔等人的小说,主要是表达其政治思想的。我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所包含的思想极为丰富,又各具中心。其中有些是很有现代意义和实用价值的。
比如,近年来,人们已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中挖掘了许多人才学的内容:认为《红楼梦》中的王熙凤、贾探春是具有管理能力的人才,她们推行的是从那个封建家庭内部实际出发的某种责任制;认为《西游记》提出了人才使用的问题,孙悟空在大闹天宫之前是怀才不遇,因为他官封“弼马”,屈居下位,职到“齐天”,却又并无实权。有的人甚至认为《水浒传》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部人才学,说是宋王朝不能用人,驱使天下的人才投奔梁山,而宋江善于用人,才使许多人才会聚到梁山。至于《三国演义》,涉及的就更多一些。“马谡失街亭”等著名篇章,已经是越嚼越出味儿了,只不过还没有人称它为人才学罢了。
对于这种研究,学术界有一点微词,认为这只能代表一种信息,即国家重视人才的信息,而作品中的内容并不一定如此。也就是说,这四部著作中,并不一定有很多人才学的内容,只是研究者为了某种需要,作了时代的外加而已。问题应该怎样看呢研究古代著作,“外加”是可能出现的,不过也不能一概而论,要做具体分析。

“对于这种研究,学术界有一点微词”一句中所说的“一点微词”的内容是什么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认为这只能代表国家重视人才的信息

B.认为这四部著作中不一定有很多人才学的内容

C.认为四部著作中的人才学内容是研究者为了某种需要而作了时代的外加

D.认为这四部书中,可以称得上人才学的是《三国演义》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