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定资料中提供出以下数据: ①2003年人均私人捐款:中国0.92元人民币,美国828.7美元;当年中国和美国的人均收入之比为1:38,而人均慈善捐款之比为1:7300。 ②2006年美国167个慈善组织网上筹集9亿多美元,网上捐款数额同比增长了150%。 请针对以上数据,依据给定资料三,进行归纳性述要,并结合自己所知道的事例,说明影响个人捐助的社会因素。 要求:表述准确,层次分明,引例恰当;字数掌握在4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解析:给定资料三及上述两则材料说明,我国慈善捐助与美国相比差距较大,主要表现为我国企业捐赠的范围小,个人捐助也十分有限,普通人没有广泛参与慈善事业,这形成了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瓶颈性障碍。 究其原因,主要由于对当前风险社会助人就是助已的意识认识不够;普通人对帮助困难群体的自我责任不明确;高尚助人行为遭到贬斥,降低了助人愿望;中国人的乡里情结和亲族情结,缩小了慈善对象的范围;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完成募捐活动,不利于培养慈善意识,对捐助者和受助者造成不利影响;部分社会精英少有慈善义举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等。 2005年12月印度洋海啸引发史无前例的灾难。我国社会各界广泛宣传,使国人普便认识到助人就是助已,应强化自我救助责任,打破亲情、乡里甚至是国界限制,全国范围内主动参与,为灾区人民捐助了大量的钱物,取得了很好的捐助效果。[解题思路分析] 第一步:明确作答要求 本题属于归纳分析题。要求考生对给定资料三进行归纳,并结合自己所知道的事例,分析影响个人捐助的社会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1)概括范围:给定资料三。 (2)概述内容:指定资料主要内容,并分析说明影响个人捐助的社会因素。 (3)概述要求:表述准确,层次分明,引例恰当。 (4)字数限制:400字左右。 第二步:审读给定资料 普通人的捐助,为慈善事业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要保证捐助、募集的制度化、长效性与广泛性,除了通过制定相关法律鼓励更多企业参与捐助外,还要动员更多的普通人加入到慈善捐助活动中来。 我国私人年均捐赠只有0.92元人民币,不到当年人均GDP的万分之一。而在慈善事业较为发达的美国,一年数千亿美元捐款中,有80%是个人捐助,而这其中的70%又是来自普通人。2003年,美国人均私人捐款为828.7美元。中国和美国的人均收入之比为1:38,而人均慈善捐款之比却为1:7300。可见,我国普通人广泛参与慈善事业的意义尤为重大。 [揭示问题] 个人捐助,是慈善事业主要的资金来源,我国企业捐赠的范围小,个人捐助也十分有限,普通人没有广泛参与慈善事业,这形成了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瓶颈性障碍。 ①2003年人均私人捐款:中国0.92元人民币,美国828.7美元;当年中国和美国的人均收入之比为1:38,而人均慈善捐款之比为1:7300。 ②2006年美国167个慈善组织网上筹集9亿多美元,网上捐款数额同比增长了150%。 [揭示问题] 我国慈善捐助与美国相比差距较大。 在我国,每一次大规模的募捐活动往往是以行政方式完成的。通过各级行政组织对国有企、事业单位提出要求、规定数额,由单位领导、党员带头,人人有份,所捐款额则按照级别、职称等级加以限定。 [揭示问题] 我国的捐款很多不是出于自觉自愿。 如此一来,捐款就不仅仅是奉献爱心,而成了完成任务,不是出于自觉自愿,而是碍于情面,甚至担忧强迫的色彩。虽然每一次大规模募捐的效果都不错,但却并不利于人们慈善意识的培养。慈善事业管理过程中行政色彩过浓,非赢利性的慈善组织缺乏独立地位和自主权,民间捐款被作为政府关怀和救助发放给受助对象,这无论对于捐助者还是受助者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揭示问题] 慈善事业管理中行政色彩浓,不利于培养慈善意识,对于捐助者还是受助者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由于个体道德感缺失,致使社会上的高尚助人行为也遭到贬斥,表现为主动助人者不仅得不到他人的表扬与肯定。而且还可能受到猜疑与嘲笑,这就进一步降低了助人愿望,减少了捐资助人的行为。 [揭示问题] 社会上的高尚助人行为也遭到贬斥,进一步降低了助人愿望。 中国民间慈善活动所具有的浓厚乡里情结和亲族情结,导致了慈善事业的封闭性和内敛性,与现代慈善事业的社会化、开放性、广泛性、公平和公正等基本特征不相符合。普通中国人只愿帮助亲戚或熟人,这就缩小了慈善对象的范围,妨碍了普通人对慈善事业的普遍参与。 [揭示问题] 中国人的乡里情结和亲族情结,缩小了慈善对象的范围,不利于发展慈善事业。 一些商界精英以及歌坛、体坛明星不仅少有慈善义举,反而其偷税、漏税等不端行为时有曝光。这些人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力极大,造成的负面效应也十分巨大。 [揭示问题] 部分社会精英少有慈善义举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等。 第三步:合并同类信息 将上述信息归纳合并,整理思路。 第四步:作答成文 结合材料中“表述准确,层次分明,引例恰当”的要求,根据以上分析,作答成文,注意400字左右的字数限制。 以下是根据上面分析作答的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