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试述光与动物密切相关的几种生物节律,并简述其生态适应意义。

答案

参考答案:(1)繁殖的光周期现象:根据动物繁殖与日照长短的关系,也可将动物分成长日照动物和短日照动物。在温带和高纬度地区的许多鸟兽,随着春季到来,白昼逐渐延长,其生殖腺迅速发育到最大时,繁殖开始,这些动物为长日照动物,如刺猬、田鼠等。与此相反,有些动物在白昼逐渐缩短的秋季,生殖腺发育到最大,动物开始交配,这为短日照动物,如羊。虽然它们交配在秋季,但由于孕期较长,产子也在春夏之际。春夏产子具有重要的适应意义,因为在温带和高纬度地区,春夏之际是自然界中食物条件最好、温度最适宜的时期,有利于幼子的存活与生长。动物繁殖的季节性变化,是通过下丘脑的光周期反应,使促性腺激素与性激素分泌水平发生变化,从而调控了繁殖。
(2)昆虫滞育的光周期现象:很多昆虫在它们生命周期的正常活动中,能插入一个休眠期,即滞育,这经常是由光周期决定的。这种休眠状态为耐受秋天和冬天的严寒做好了准备。
(3)换毛与换羽的光周期现象:温带和寒带地区,它使动物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的温度变化。
(4)动物迁徙的光周期现象:鸟类的长距离迁徙都是由日照长短的变化引起的。例如,夏候鸟的杜鹃和家燕,春季由南方飞到北方繁殖,冬季南去越冬;鱼类的迁移活动也常常表现出光周期现象,特别是生活在光照充足的表层水的鱼类。光周期的变化通过影响内分泌系统而影响鱼类的迁移,如三刺鱼。
(5)光照强度使动物在视觉器官的形态上产生了遗传的适应性变化:夜行性动物的眼睛比昼行性动物的大,如懒猴等;有的啮齿类的眼球突出于眼眶外,以便从各个方面感受微弱的光线;终生营地下生活的兽类,如鼠,眼睛一般很小,有的表面为皮肤所盖,成为盲者;深海鱼或者是具有发达的视觉器官,或者是本身具有发光器官。
(6)动物的活动行为与光照强度有密切关系,有些动物适应于白天强光下活动,如大多数鸟类,哺乳类中的黄鼠、旱獭、松鼠和许多灵长类;有些动物适应于黑夜或晨昏的弱光下活动,如夜猴、家鼠、刺猬、蝈蝈、壁虎,称为夜行性动物或晨昏性动物。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