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某企业在汇算清缴企业所得税时向税务机关申报:2010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为1130.8万元,已累计预缴企业所得税179.5万元,应补缴企业所得税103.2万元。在对该企业纳税申报表进行审核时,税务机关发现如下问题:
(1)实际扣除的“三项经费”比税法规定标准超支59万元:
(2)缴纳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印花税等税金74万元已在管理费用中列支。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又重复扣除:
(3)将违法经营罚款25万元、税收滞纳金0.3万元列入营业外支出中,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扣除:
(4)2010年6月1日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1台机器设备,合同约定租赁期10个月,租赁费15万元,该企业未分期摊销这笔租赁费,而是一次性列入2010年度管理费用中扣除:
(5)从境外取得税后利润24万元(境外缴纳所得税时适用的税率为20%),未补缴企业所得税。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以及所得税法律制度的有关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1)“三项经费”的税前扣除比例是如何规定的
(2)该企业将机器设备租赁费一次性扣除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3)计算该企业2010年度境内、境外所得应补缴的所得税税额。

答案

参考答案:(1)①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②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③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2)该企业将机器设备租赁费一次性扣除不正确。根据规定,企业根据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租入固定资产支付的租赁费,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支出,按照租赁期限均匀扣除。
(3)①境内所得的应纳所得税税额=[1130.8+59+74+25+0.3+(15÷10)×3]×25%=323.4(万元)
②境外所得应补缴的所得税税额=24÷(1-20%)×(25%-20%)=1.5(万元)
③应补缴的所得税税额=323.4-179.5+1.5=145.4(万元)

填空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 ?宪问第十四》) 

  【注解】①成人:人格完备的完人。②臧武仲:鲁国大夫臧孙纥。③卞庄子:鲁国卞邑大夫。④要:通“约”,穷困。

1、下列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拥有臧武仲的智慧,公绰的克制,卞庄子的勇敢,冉求的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就可以算得上是个完人了。 

B、完人见到财物和利益,应当想到义的要求。完人在面临危险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应该是保全他人的性命。 

C、孔子认为,人即使是长期处于困境之中,也不应忘记平日里的诺言。能克服困难矢志不渝地追求理想是一种可贵的品质。 

D、本选段谈的是人格完善的问题,指出完美的人不一定要面面俱到,一个有正确的义利观、生死观,有理想有毅力的人,同样称得上是个完美的人。 

2、孔子又说:“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 阳货第十七》)结合上面选段的意思,用自己的话概括孔子“义”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