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河北省科学院近年在体制改革、调整职工岗位时,接连出现正教授看大门、副研究员和在职研究生坐传达室发报纸的情况。对此,院方负责人认为这是改革中的阵痛,而当事人却直喊冤,认为院方对他们不公正,是人才浪费。 1.正教授看大门太“奢侈” 1964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系的刘教授,1978年到河北省科学院从事科技情报翻译工作,正教授级外语译审。在河北省多届经贸洽谈会上给省领导担任俄语和波兰语翻译,是河北省仅有的两名精通波兰语的人才之一。他还兼任河北省翻译系列高级评委会主任、翻译工作者协会会长等职。 1993年到单位下属公司任经理,后因公司倒闭,1996年申请回院里继续搞科技情报翻译工作,没能如愿。已56岁的他成了看大门的门卫,直到1997年3月恢复翻译工作。 本人自述:怎么也想不到我堂堂一个正教授会落到如此地步,怀疑是因为搞公司失败了领导对我有成见。看大门的活倒是不累,关键是思想上接受不了。1997年3月,在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大会上,我作为多个协会的主要负责人宣布:“我正在河北省科学院看大门!”当时的院长脸上实在挂不住了,才给我安排到图书馆工作,我又继续从事我热爱的翻译工作了。 院方说法(河北省科学院副院长):这是改革当中的阵痛。院里1992年搞第一轮人事制度改革,通过定编定岗、竞争上岗,而刘志明偏偏在此后到下属公司搞经营,后来经营不成功便想回来搞科研业务。虽然他是高级知识分子,够得上人才,但不能把他塞进去,把别人给挤出来。让他看大门已经是照顾他了,起码有工资嘛。 记者点评:人事制度改革无论怎么改,其目的都是要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让人才脱颖而出,因此改革与尊重人才并不矛盾。就我国的国情而言,人才也远没有多到连个工作岗位的“坑”都没有的地步。 2.有人偷了我的“奶酪” 王某,1968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原北京师范学院)数学系;后进修图书情报专业第二学士学位,副研究员。1978年到河北省科学院工作。1994年,到院下属的科技实业公司从事经营管理,因与公司经理发生矛盾,1996年离开公司在家养病。1997年被安排到院传达室发报纸,1999年提前病退。 本人自述:我并不是能力差,主要是没有处理好与领导的关系。传达室根本不缺人,我在那里只是“挂”着,每天接受来往同事的“瞻仰”,精神压抑得简直快崩溃了。 院方说法(人事教育处处长):一个人即使能力再强,如果不能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也是不行的。再者,王某是自愿选择搞经营的,放弃了原来的岗位,如果当初在原岗位竞争上岗,肯定不会失去工作。 记者点评:改革在实现人才“能上能下”的同时,也给了单位领导更大的用 * * ,领导的判断水准及个人素质在用人上显得尤为重要。而谁来监督人才使用的公正、公平、科学、合理,则是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新课题。 3.我的活有小学文凭就够了 张某,1995年毕业于河北大学物理系,河北科学院能源所工程师,在职研究生。在乡下做了4年与科研无关的扶贫工作。2002年,先在办公室当内勤,收房费、水电费,后因专业不对口开始在能源所传达室发报纸。 本人自述:其实我现在做的活有小学文凭就够了,我说不出心里是什么滋味。在我们所里的科研人员中,我绝对不是最差的,目前我复习考博士,想尽快离开这个地方。 院方说法(人事处副处长):科学院改制后,人员数量大量压缩,出现象张某这样的在职研究生没活干的情况就不足为奇。 记者点评:张某去发报纸并不是单位人才多得用不过来,而是单位没有能力再给其提供岗位,这时人才合理流动机制的建立就显得尤为紧迫。
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200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
参考答案:用人制度的“奢侈”与浪费 河北省科学院近些年在体制改革、调整职工岗位时接连出现正教授看大门、副研究员和在职研究生坐传达室发报纸的情况。对此,院方领导人认为这是改革中的阵痛,而当事人却直喊冤,认为是院方对他们不公正,是用人上的“人治”因素在作怪,是人才浪费。 把改革后出现的不合理、不公正、不客观的结局,说成是改革的阵痛,以此来消减人们心存的不满意,这是一些人喜欢用的招数。因为,让教授看门,让研究生发报纸,肯定是无法让人们理解的,于是冠以改革的名义,人们接受起来自然就容易些。至于是不是造成了人才的浪费、人才资源配置的不合理,这些人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这种借“阵痛”来敷衍公众,本身就是对阵痛的曲解。因为阵痛中蕴藏着对新生命的期待。改革开放搞了20多年了,一些地方科研体制改革还处于这样的阶段,显然是科研体制未能跟上国家整体发展的步伐。这些地方的科研体制改革搞到今天,还在改革初期竞争上岗之类的试验阶段中兜圈子,还在以浪费人才资源作为代价,笔者看不出有什么希望,几乎可以说是人才要“胎死腹中”。 有些人可能要说,教授看大门又何妨再说,刘志明教授是自愿到下属单位搞经营的,如果当时经营成功了,他恐怕不会再回到单位搞科研业务,既然他对自己的前程做了重新定位和选择,他就应该为自己的选择承担风险,不能在经营失败之后才想到重新回单位。因为单位没有义务为他奉上“双保险”。毕竟该科学院1992年搞了第一轮人事制度改革,通过定编定岗、竞争上岗,人员“一个萝卜一个坑”。如果教授可以随意去留,这就会影响到人事改革公平公正的实施,影响到规章制度的执行,造成新的不公平、不公正。 此话有一定的道理,问题在于,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初级阶段”的社会来说,让教授去看大门、在职研究生去发报纸,是不是有些过于“奢侈” 无论人事制度怎么改革,其目的都是要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让人才脱颖而出,因此改革与尊重人才并不矛盾。就我国的国情而言,人才也远没有奢侈到看大门、发报纸的地步。科研体制改革如果不能保护人才,为人才成长创造好环境,或者促进人才合理流动,而让高级知识分子离开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去干粗活、简单的活,这样的改革就是荒唐的。 其次,改革在实现人才“能上能下”的同时,也给了单位领导更大的用 * * ,领导的判断水准及个人素质在用人上显得尤为重要。而谁来监督人才使用的公正、公平、科学、合理,则是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