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患者,男,50岁。胃脘部经常隐隐作痛,时泛吐清水,喜暖恶寒,按之痛减,纳差神疲,大便溏,舌苔白,脉弱。治疗除取章门、内关、足三里外,还应加
A.脾俞、肝俞、下脘
B.脾俞、胆俞、上脘
C.脾俞、胃俞、中脘
D.胃俞、肝俞、三阴交
E.胃俞、胆俞、上巨虚
答案
参考答案:C
患者,男,50岁。胃脘部经常隐隐作痛,时泛吐清水,喜暖恶寒,按之痛减,纳差神疲,大便溏,舌苔白,脉弱。治疗除取章门、内关、足三里外,还应加
A.脾俞、肝俞、下脘
B.脾俞、胆俞、上脘
C.脾俞、胃俞、中脘
D.胃俞、肝俞、三阴交
E.胃俞、胆俞、上巨虚
参考答案:C
学习了“质量”一节后,小明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物体的质量与其形状是否有关呢?为此,爱动脑的小明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他选用一块橡皮泥作为被研究的物体,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用天平分别称出其质量,并记录数据于下表中.
橡皮泥形状 | 长方体 | 网柱体 | 圆环形 | 碎块 |
橡皮泥质量/g | 28 | 28 | 28 | 28 |
(1)小明选择橡皮泥作为探究对象,这一选择有什么优点?
(2)由表中记录的数据能说明什么问题?
(3)小明在探究过程中采用了什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