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材料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人的素质是历史的产物,又给历史以巨大影响。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我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主线,贯穿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摘自胡 * * 《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2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又是北京奥运会举办之年、神七飞天之年。在这不平凡的一年里,严峻的挑战接踵而来:部分地区发生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达赖集团制造拉萨“3·14”打砸抢烧事件、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以及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世界经济减速……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的汶川大地震中,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汶川痛,国之殇。3天全国哀悼日期间,奥运火炬停止传递,鲜艳的五星红旗,第一次为在自然灾害中遇难的同胞致哀。泪水中坚强如钢。在奥运火炬恢复传递后,每到一站,人们在高呼“中国加油”的时候,也在为地震灾区人民祝福。 在地震灾区,8万多名群众从废墟中被抢救出来,9万多名伤员迅速得到救治,l000多万名失去家园的受灾群众在短短3个月内得到妥善安置,300多万名中小学生9月1日全部走进课堂…… 中国人民就是这样化悲痛为力量,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经济建设,在挑战中稳步前行。全国上半年经济增长10.4%,总体保持平稳较快运行的态势。四川省的经济增长在震后两个月,就出现明显回升,工农业生产出现良好势头。 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 * * 萨马兰奇说,中国人民在地震发生后所展现的与灾难顽强斗争的伟大精神,本质上和奥林匹克精神是一脉相通的。他们的顽强意志和挑战极限的精神,是对奥林匹克内涵的最好诠释。 490多万志愿者投身抗震救灾,海内外各界捐赠物超过590亿元;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上,上百万的各类志愿者、上千万热情的北京市民,成为中国最光彩照人的“形象大使”。奥运会志愿者、英国剑桥贝勒比斯高中留学生金东日说:“有关国家、民族的概念,由此变得具体、生动,永生不忘。” 从汶川到北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凝聚13亿人民的力量。 从汶川到北京,“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和“超越、融合、共享”的理念,化为亿万人民无私奉献、积极参与的行动,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民族精神注入了时代强音。 在抗震救灾斗争取得重大胜利、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取得圆满成功之后,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顺利升空,再次展现了中 * * 不畏艰辛、勇攀高峰的激情与梦想。 ——摘自(2008年9月27日)《中国青年报》 材料3 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伟大实践再一次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拼搏才能胜利。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勇敢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全面做好各项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摘自胡 * * 《在纪念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活动时的讲话》 请回答: (1)怎样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2)结合材料阐述为什么抗震救灾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1)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 * * 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 * * 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要弘扬中国古代的民族精神,更要大力弘扬和培育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中 * * 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优良传统,培育出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等。这些精神是中 * * 长期形成的民族精神在现当代历史中震撼人心的新表现,为中 * * 精神增添了富于时代精神的新内涵,使中 * * 精神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改革创新是中 * * 进步的灵魂,是我国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中 * * 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改革创新充分体现和吸纳了时代要求,为实践的发展注入了鲜活力量;改革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改革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要自觉投身于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立足于掌握丰富的知识和过硬的本领。要养成团结协作、艰苦奋斗、脚踏实地的作风。要树立创新意识,发扬创新精神,确立与时代进步潮流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努力走在全社会创新的前列,努力为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作出应有的贡献。 (2)“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是2008年6月30日在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 * * 党员代表座谈会上,胡 * * 对抗震救灾实践的精辟总结,也是对抗震救灾精神的深刻阐释。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体现了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体现了中国人民泰山压顶不弯腰的英雄气概;以人为本、尊重科学,体现了对人民的高度关爱、对科学的高度尊重。 抗震救灾精神是我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社会主义中国的交融激荡和交相辉映,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抗震救灾的伟大实践让民族精神又一次提升,以爱国主义核心的民族精神在这场抗震救灾的斗争中得到了空前的展现。抗震救灾的伟大实践也让时代精神又一次彰显,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在抗震救灾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抗震救灾精神极大地凸显了民族精神的延伸与升华,深刻地表征着时代精神的凝结与精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有机融合,共同构成当代中 * * 的精神支柱与精神动力的核心内容。 要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就要自觉坚持爱国主义精神,彰显以人为本精神,发扬团结协作精神,提倡无私奉献精神,激发自强不息精神,高扬不畏艰险精神。

改错题
短文改错。
     此题要求改正所给短文中的错误,对标有题号的每一行作出判断;
     如有错误(每行只有一个错误),则按下列情况改正;
    此行多一个词: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在该行右边横线上写出该词,并
    也用斜线划掉。
    此行少一个词: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在该行右边横线写出该加的词。
    此行错一个词: 在错的词下面画一横线,在该行右边横线上写出改正后的词。
    注意:原行没有错的不要改。
Dear Hou Ting,  
I am sorry that maths disappoint you, but you can't give it up.                
As you say, i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ubject and there                    
is a reason for this.We have to use maths from all the time.                     
Wherever your career takes you, maths will have to be using.                  
In fact , most employers and universities will accept people who              
have failed or given up maths. All you can do is try your best on                 
maths and make the most use of time you had.                              
If you have trouble understand anything, the first person                      
you should tell is your teacher. That is often surprising how simple               
things seem when you are explained properly---even maths problems!  
1. _____
2. _____
3. _____
4. _____
5. _____
6. _____
7. _____
8. _____
9. _____
10. _____
填空题 案例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