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述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特征和构成要件。

答案

参考答案: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为了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法律关系而实施的合法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有:(1) 民事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基本要素。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基本构成要素,没有意思表示就没有法律行为。(2) 民事法律行为是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目的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须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目的,并能够引起行为人预期的法律后果。(3) 民事法律行为是一种合法行为。合法性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本质特征,合法性才能使民事法律行为受到国家和法律的保护,才会产生行为人预期的目的。
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包括:(1) 行为人合格。行为人合格即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当事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法律行为的首要条件。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即当事人的行为能力与其所进行的民事法律行为要相适应。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进行法律允许的一切民事活动;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法人则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或在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内进行民事活动。(2) 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意思表示真实即行为人的外部表示与其内心的真实意思相一致。对意思表示不真实的行为,根据不同的情况,应当认定为无效或可撤销。(3) 行为内容合法。民事法律行为是合法行为,所以不违反法律和不违反公序良俗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4) 行为形式合法。民事法律行为必须采取法律规定的形式,对于要式法律行为,如果没有采取要式形式,该行为无效;对于不要式的法律行为.当事人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选择适用口头形式或书面形式,也可以采取其他形式。

问答题

下面的材料摘自《白岩松与余光中的对话》,读后完成后面各题。    

  白岩松:《乡愁》走到人们眼前,走到人们脑子里和心里头已经不只20年的时间,但是据说您写的时候只用了20分钟的时间。     

  余光中:对,我说我写的时候是20分钟,可是这种感觉在我的心中已经酝酿了20年了。当时是70年代初,那个时候我离开大陆已经有20多年,看不出任何迹象,还可以回到故乡去,因为那个时候还是 * * 的后期,当时情况看来是蛮伤心的。     

  白岩松:有人说想象中的事情是最美的,得不到的事情是最珍贵的,但是从1992年开始,您可以多次的回到故乡的时候,会不会故乡已经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美和珍贵了?     

  余光中:恐怕每个人都回不到童年的故乡了,比如说上海人如果去美国留学若干年再回到上海,他以前的很多记忆也改变了,所以《乡愁》有一部分是时间造成的,还不完全是空间的转移,在这种意义之下,每个人都有乡愁。

①余光中20年的乡愁,仅用20分钟就表现得淋漓尽致,对此,你有何感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余光中所言“每个人都有乡愁”,你是否也有过思乡的经历,请仿照《乡愁》诗作中的“乡愁是……”这一句式也来写一写乡愁,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段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