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世界遗产公约规定,世界遗产所在地国家必须保证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世界遗产的功能,第一层是科学研究,第二层是教育功能,最后才是旅游功能。目前很多地方都在逐步改正,但还有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从这段文字我们不能推出的是( )。

A.世界遗产所在地国家应该妥善保护世界遗产
B.世界遗产最宝贵的价值是其科学研究价值
C.目前仍有不少违反世界遗产公约的行为存在
D.所有世界遗产所在地国家都过分注重其旅游功能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命题提示]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判断推理的能力
[解题要点]
获取题干信息,认真分析选项
[答案与解析]
D项“所有”过于绝对,而文中只是“很多地方都在逐步改正”,推断错误;A项文中指出所在国必须保证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B项世界遗产的功能第一层就是科学研究,所以推论正确;C项文中提出遗产保护还有“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推论正确。故选D。

综合题

(28分)2013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超过美国达到4.16万亿美元,中国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回顾世界贸易发展历史。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7、18世纪世界贸易中的“三角贸易”

一是欧洲与美洲、亚洲进行的大规模三角贸易。欧洲从美洲获取金银,再用金银换取亚洲的香料、瓷器、纺织品等。从明朝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中国是当时世界的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

二是欧洲、非洲、美洲之间的大西洋三角贸易。欧洲奴隶贩子把枪支、铁器等商品运到非洲换取黑奴,再把黑奴运往美洲卖掉,又将美洲生产的原棉、烟草等商品运抵欧洲。英国是大西洋贸易的主角,巨额的财富和海外市场刺激了英国制造业的迅速发展。

——摘编自岳麓版《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二19世纪的世界经济及贸易景象

19世纪中叶以来的国际分工主要是垂直分工,即由英国等先进国家出口制成品,销往落后国家和殖民地,而后者出口原料供应前者。前者成了世界大机器生产的中心,后者成为其附庸。到1900年左右,世界终于形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世界经济的增长及生产力的上升达到史无前例的水平。1860~1913年世界工业生产增长了不止6倍,1851~1913年间世界贸易总额增长12倍。

——摘编自《世界经济史》《世界史·近代史编》等

材料三以下是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二战后的世界贸易发展”提出的探究课题

课题序号课题方向补充两则史实问题探讨
美苏冷战对峙与世界贸易 冷战对世界贸易的影响
世界贸易的体系化、制度化 世界贸易体系化、制度化的作用
新时期的中国与世界贸易 中国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的意义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三角贸易”兴起的历史背景(4分)及其对欧洲经济的影(4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同一时期中国逐步丧失贸易中心地位的经济政策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世界贸易发展的特点。(4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形成上述特点的历史条件。(6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从中任选一个课题补充两则相应的史实,(2分)并完成所选课题的问题探讨。(4分)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