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马怀素,润州丹徒人也。寓居江都,少师事李善。家贫无灯烛,昼采薪苏,夜燃读书,遂博览经史,善属文。举进士,又应制举,登文学优赡科,拜郿尉,四迁左台监察御史。
长安中,御史大夫魏元忠为张易之所构,配徙岭表,太子仆崔贞慎、东宫率独孤之饯于郊外。易之怒,使人诬告贞慎等与元忠同谋,则天令怀素按鞫,遣中使促迫,讽令构成其事,怀素执正不受命。则天怒,召怀素亲加诘问,怀素奏曰:“元忠犯罪配流,贞慎等以亲故相送,诚为可责,若以为谋反,臣岂诬罔神明昔彭越以反伏诛,栾布奏事于其尸下,汉朝不坐,况元忠罪非彭越,陛下岂加追送之罪。陛下当生杀之柄,欲加之罪,取决圣衷可矣。若付臣推鞫,臣敢不守陛下之法”则天意解,贞慎等由是获免。时夏官侍郎李迥秀恃张易之之势,受纳货贿,怀素奏劾之,迥秀遂罢知政事。怀素处事平恕,当时称之。使还,迁考功员外郎。时贵戚纵恣,请托公行,怀素无所阿顺,典举平允,擢拜中书舍人。
开元初,为户部侍郎,加银青光禄大夫,累封常山县公,三迁秘书监,兼昭文馆学士。怀素虽居吏职,而笃学,手不释卷,谦恭谨慎,深为玄宗所礼,令与左散骑常侍褚无量同为侍读。怀素病卒,年六十,上特为之举哀,废朝一日,赠润州刺史,谥日文。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则天令怀素
按:查办
B.怀素无所阿顺,举平允
典:主管
C.时夏官侍郎李迥秀恃张易之之势,纳货贿
受:同“授”,接纳
D.遣中使促迫,令构成其事
讽:用含蓄委婉的话暗示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 “受”同“授”表述错误。故选C。

多项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 “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 “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 “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

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谗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 “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 “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

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归而谋诸妇谋:商量。

B.予乃摄衣而上摄:披,穿。

C.披蒙茸披:分开。

D.予亦悄然而悲悄然:忧伤的样子。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将归于临皋是臣进节于陛下之日长

B.以待子不时之需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C.凛乎其不可留也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D.掠予舟而西也追而视之,乃前寄辞者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第二段写在月白风清之夜,与客行歌相答。先有“有客无酒”、“有酒无肴”之

憾,后有“携酒与鱼”游赤壁之乐。行文在平缓舒展中有曲折起伏。

B.文章最后一段写忽然有玄裳缟农的孤鹤振翅横江:掠过瓜舟西丢,这只在暗夜独飞

独鸣的鹤是孤独的,它与处在悠闲愉悦中的苏轼形成对比。

C.文章以浪漫的梦境收束,所谓道士化鹤的故事出于“羽化”的游仙思想,作者有此幻想又觉其虚无,正表现出他在出世和人世问题上的矛盾心情。

D.《赤壁赋》写在初秋,本文时间移至孟冬;两篇文章均以“赋”这种文体写记游散文,也都用了主客问答,一样的赤壁,境界却不相同,然而又都具诗情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