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企业下发了《关于调整员工津贴补助的方案》的讨论稿后,在讨论中引起部分员工的不满。针对这种情况,作为该企业办公室的秘书,你将如何协助领导处理此事?

答案

参考答案:

属纵向关系协调中的群众关系协调。

步骤:

⑴深入调查研究,发现问题的发展趋势;

⑵向领导汇报,拟定协调工作方案,请领导定夺;

⑶查《方案》中有无不够合理之处,如果有的话请示领导作适当调整;

⑷要协调领导向群众作好宣传、解释工作。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儿童的“我向思维”与作家的移情作用是相通或相似的。儿童早期的思维方式与原始人的思维方式十分相似,被称为“我向思维”。“我向思维”的主要特点是以“我”为中心,一切都等同于有生命的“我”,把整个世界(无论是物还是人)都作为有生命的和有情感的对象来加以对待。

在他们稚气的眼里,月亮是人的脸,或者是星星的保卫者,而星星则眨着眼睛,向所有的人问好……儿童的“我向思维”使他们分不清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分不清知觉到的和想象到的。在这天真的混沌中,世界上所有的东西无不充满生命的活力。18世纪意大利著名学者维柯在《新科学》中对原始诗性思维的分析,同样也适用于儿童:“最初的诗人都按照诗的形而上学,把有生命的事物的生命移交给‘无生命的’物体”,是“人由于不理解事物,就变成一切事物。”儿童的“我向思维”与原始人的“原始思维”的这种相似性,使儿童的心中物我交融,物我化一,使儿童的眼中万物都流动着生命的活力,颤动着生命的琴弦,展现为一个生机勃勃的诗意的世界。

在作家这里,特别是创作过程中,将无生命的事物生命化,是其诗意感受的一个重要来源,而且与儿童的“我向思维”极为相似。按德国的学者立普斯创立的“移情”说和英国学者冈布里奇提出的“投射”说,作家和艺术家在进行审美创造的时候,其对象不是与主体相对立的单纯的实体的存在,而是受到主体的生命灌注的活动而有力的、自我对象化的形象。真正的作家、艺术家都有一种伟大的同情感,他们会把“亲身经历的东西,我们的力量感觉,我们的努力,超意志,主动或被动的感觉,移置到外在于我们的事物里面去,移置到在这种事物身上发生的或和它一起发生的事件里去”。对此,我们的古人也早有说法,如刘勰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就是指作家心中充满情感,在观照自然之际,就会将自己的情感和幻想移置或投射到外在的无生命的事物上面,使无生命的事物生命化,达到物我沟通、物我同一、物我两忘的境界。

李白:“绿水解人意,为余西北流。”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乌惊心。”这类“移情”和“投射”的诗句比比皆是。在这类文学描写中,作家似乎变成了儿童,他们同外部事物的关系,不是一般的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他们凭借自己的开放的心灵去触摸对象,并把自己融化于对象中,人物化了,对象人化了,生命化了,诗意就从这人化和对象化中找到了泉源。

当然,作家和儿童的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是有区别的。在儿童,是由于对事物的不理解,而把自己转化到事物里面去,不自觉地把事物跟自己等同起来,这是人的天性的表现。在作家,是在对事物有了深刻的理解之后,着意把自己与外部事物沟通,使物融入我,我融入物,达到物我融合、物我同一的诗意的世界,这种自觉是作家才能的表现。  

(选自《文学审美特征论》,有删节)

小题1:对儿童的“我向思维”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我向思维”是把一切事物都看做有生命的和有情感的对象的一种儿童早期的思维方式。

B.“我向思维”是儿童把自己转化到事物里面去,着意追求的物我交融、物我化一的境界。

C.“我向思维”是儿童处于天真无知的混沌状态下,将无生命事物生命化的一种思维方式。

D.“我向思维”与原始人的“原始思维”有着相似性,都是由于不理解事物的真相而形成的。小题2:下列说法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人在儿童阶段,由于分不清知觉到的和想象到的,所以往往以“我”为中心看待事物,把一切事物都看成有生命的。

B.作家的“移情”与童心有许多相同、相通、相似之处,因此,只要不失“伟大的同情感”,作家就能写出生活的本真。

C.李白:“绿水解人意,为余西北流。”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古诗的“移情”和“投射”比比皆是。

D.作家的创作过程中,诗意地感受生活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善于把自己的情感和经历移置到外在于自己的事物里面去。小题3:对文章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先说明了“我向思维”的特点,然后分析作家“移情”“投射”与儿童“我向思维”的相似,最后指出其区别。

B.第三自然段引用西方和古代学者的话,以说明作家的“诗意感受”和儿童的“我向思维”极为相似。

C.作家“诗意感受”和儿童“我向思维”的相同点是两者均为人的天性,不同点是作家的理解能力比儿童更强。

D.作家以开放的心灵认识事物,有着对事物深刻的理解,并自觉地追求物我融合、物我同一的诗意的境界。

写作题

第三节:读写任务(共1小题,满分25分)

【阅读材料】                           

Billy and his part-time job

Billy is 14 years old and in his the ninth grade. He has a part-time job which gets him up every morning at 5 o’clock. He is a newspaper delivery boy.

In the winter it is still dark when he gets up, but during the rest of the year it is light. Bill must deliver the newspapers to the houses of the people on his route in all kinds of weather. He tries to put each paper on the porch where it will be protected from wind and rain of snow. All his customers think he does a good job.

Billy earns about $ 70 per month, and he is earning some of the money to go to college. He spends the rest on records and clothes. Once a month, he has to collect money from his customers. Since many of them work during the day, Billy has to collect the money in the evening. Sometimes, when Billy is ill, his brother has to deliver the newspapers. Once, his father has to help.

Billy has 70 customers now, but he hops to get more soon. Some day, if he gets more customers, Billy might win a prize for being an outstanding newspaper boy. He wants to win a trip to Europe, but he will still be happy if he only wins a new bicycle.

【写作任务】                                                                                                                                                                                                                                                                                                                                                                                                                                                                                                                                                                                                                                                     

概括短文内容,30词左右。

就“学生是否该做兼职”发表看法,包括以下内容要点。120词左右。

(1). 列举现实生活中学生做兼职的情况。

(2). 分析学生做兼职的原因:

a). 兼职可以帮助解决贫困家庭孩子经济问题。

b). 可以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

c). 可以学以致用。

3. 你对兼职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