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拟定工艺路线时,如何安排热处理工序?
答案
参考答案:(1)粗加工前、后的热处理工序:安排在粗加工之前进行的如正火、退火、调质和时效处理等热处理工序,可改善粗加工时材料的加工性能,减少车间之间的运输工作量。粗加工后安排的如人工时效、退火等热处理工序,有利于粗加工后的残余应力的消除;对于结构复杂的铸件,如机床床身、立柱等,则应在粗加工前后都要进行时效处理。
(2)精加工前、后的热处理工序:安排在半精加工后、精加工前的热处理工序,如淬火、渗碳淬火、氰化和氮化等,可改善工件的材料力学性能。变形较大的热处理,如渗碳淬火应安排在精加工磨削前进行,以便在精加工磨削时纠正热处理的变形。变形较小的热处理,如氮化等可安排在精加工后。调质处理有时也可安排在精加工前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