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选做题Ⅰ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世界的力量组合和利益分配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
试分析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选做题Ⅱ
下面有三个哲学寓言的材料;
材料1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水中,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引自《吕氏春秋·察今》
材料2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有千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其所以败也。
—引自《吕氏春秋·察今》
材料3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骨卑,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引自《淮南子·人间训》
请回答:
(1)材料1刻舟求剑和材料2楚人过河两则哲学寓言的含义是什么其教训是什么
(2)材料3塞翁失马的哲学寓言的含义是什么合理之处和不可取之处是什么
(3)上述三则哲学寓言对人们的思想方法有何启示

答案

参考答案: 选做题Ⅰ
所谓[多极化]是指多个具有强大经济、政治、军事实力的国家或国家集团能够对国际局势发挥影响,并决定今后世界的走向。现今它包括美国、日本、欧盟、中国、俄罗斯,还包括预测中的第三世界某些国家集团和某些地位正在上升中的地区大国。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力求维护和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欧洲联盟的成立与发展大大加强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欧洲联盟成为影响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重大因素。日本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加快了向“政治大国”迈进的步伐,正在亚太地区和世界扩大势力和影响。俄罗斯处于转轨之中,但仍不失为世界强国,在为自己争取更大的影响和活动领域。中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一个和平、稳定、繁荣、发展的中国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无疑将产生重要影响。
从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今后的发展和政策走向可以看出,世界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近年来各个国家和国家集团,尤其是人国之间的关系经过了一系列的调控变动,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也表明多极化世界日益为众多国家所认同。
但多极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发展过程中也会出现曲折和反复。冷战后,美国作为仅存的超级大国,利用其雄厚的综合国力追求对世界的主导地位,主导了冷战后三次大规模的地区性战争,在对外事务中表现出愈来愈强烈的单边主义色彩。尤其布什政府上台后,更是强调依靠军事实力,在对外关系中我行我素。“9·11事件”之后,更是借口反恐斗争,把世界纳入美国主导的政治秩序之中,一时造成某种“单极世界”的表面现象,为世人所关注。
但从实质上看,从长期发展来看,这种“单极”的表象只是暂时的,多极化才是世界格局的变化方向。因为冷战后世界多极化的进一步发展、人国间综合国力的均衡化、各国利益和国际战略目标的不同以及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的增强等表明,世界的发展将逐步走向稳定的多极化格局,一国独霸天下的单极世界则是不可能的。
选做题Ⅱ
(1)两则寓言说明客观世界是不断变化的,人们的思想、观念不随之而变化,不是被讥笑为固执迂腐(刻舟求剑),或就会在行动中遭受挫折和失败(楚人过河)。这两则寓言给人的启迪和教训是人们的思想观念不能僵化停滞,必须顺应客观世界不断变化而不断变化。
(2)塞翁失马这一哲学寓言揭示好事和坏事的对立统一关系,好事和坏事既相区别又相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好事可以变为坏事,坏事可以变为好事。这一寓言的合理之处在于警示人们遇到好事和坏事都冷静对待和处理,不因好事而得意忘形,也不因坏事而悲观失望。这一寓言的不合理之处在于是从个人家庭的狭隘利益而不是国家、民族的利益衡量好坏。
(3)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坚持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一切从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出发,坚持矛盾的观点,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开拓前进。

综合题

(11分)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已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于1930年5月通过霍莱—斯姆特法令,对890种商品提高进口税率,各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平均提高了40%。这一做法遭到33个国家的抗议,引发了30年代的“关税战”。 1934年的世界贸易额降到1929年的34%,1939年也仅恢复到50%。在维护世界信贷货币体系方面,金本位制客观上起着维系和支柱的作用。但1931年英国被迫放弃金本位制后,刺激了出口,抑制了进口。其他国家纷纷效仿,4个月里先后有15个国家放弃金本位制,于是世界货币体系瓦解。

——浙大人文学院历史系网络课程《二十世纪世界史》

材料二  2008 年 9 月 14 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 * * 格林斯潘说,美国正陷于“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之中。这场危机引发经济衰退的可能性正在增大。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经济在过去连续5年两位数的增长之后,正以高于预期的速度降温。

银行倒闭、股市暴政、油价跳水、流动性短缺……金融危机下各自“噩耗”纷至沓来,让人们感到有些措手不及。在危机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各国开始认识到,各国应当寻求更为有效的全球策略来应对这场金融危机,通过各种平台,加强磋商与沟通。

一一据人民网相关信息整理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大国应对危机的做法有何特点?这种做法导致了哪些严重后果?(5分)

(2)据材料一、二,两次危机都具有较大的破坏力,此外,它们还有什么相同特征?这种特征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3)请结合对材料二的理解和对当前经济危机的认识,你认为我国政府在“寻求更为有效的全球策略”的基础上,对内还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轻危机的危害。(3分)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