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解答题
已知函数y=f(x)(x∈D),方程f(x)=x的根x0称为函数f(x)的不动点;若a1∈D,an+1=f(an)(n∈N*),则称{an} 为由函数f(x)导出的数列.
设函数g(x)=
4x+2
x+3
,h(x)=
ax+b
cx+d
(c≠0,ad-bc≠0,(d-a)2+4bc>0)

(1)求函数g(x)的不动点x1,x2
(2)设a1=3,{an} 是由函数g(x)导出的数列,对(1)中的两个不动点x1,x2(不妨设x1<x2),数列求证{
an-x1
an-x2
}
是等比数列,并求
lim
n→∞
an

(3)试探究由函数h(x)导出的数列{bn},(其中b1=p)为周期数列的充要条件.
注:已知数列{bn},若存在正整数T,对一切n∈N*都有bn+T=bn,则称数列{bn} 为周期数列,T是它的一个周期.
答案

(1)

4x+2
x+3
=x,即x2-x-2=0,得x1=-1,x2=2,

所以函数g(x)的不动点为x1=-1,x2=2.

(2):a1=3,an+1=g(an)=

4an+2
an+3
,设cn=
an+1
an-2

则cn+1=

an+1+1
an+1-2
=
5an+5
2an-4
=
5
2
an+1
an-2
=
5
2
cn,c1=
a1+1
a1-2
=4.

所以数列{

an+1
an-2
}是等比数列,公比为
5
2
,首项为4.

an+1
an-2
=4•(
5
2
)
n-1
得an=
8•5n-1+2n-1
4•5n-1-2n-1

lim
n→∞
an=
lim
n→∞
8•5n-1+2n-1
4•5n-1-2n-1
=
lim
n→∞
8+(
2
5
)
n-1
4-(
2
5
)
n-1
=2.

(3):h(x)=

ax+b
cx+d
=x,即cx2+(d-a)x-b=0.

因为△=(d-a)2+4ac>0,所以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1,x2

b1=p,bn+1=h(bn)=

abn+b
cbn+d

bn+1-x1
bn+1-x2
=
abn+b
cbn+d
-
ax1+b
cx1+d
abn+b
cbn+d
-
ax2+b
cx2+d
=
cx2+d
cx1+d
bn-x1
bn-x2

则{

bn-x1
bn-x2
}是等比数列,首项为
p-x1
p-x2
,公比为
cx2+d
cx1+d

因为

bn-x1
bn-x2
=
p-x1
p-x2
cx2+d
cx1+d
n-1,所以
bn+T-x1
bn+T-x2
=
p-x1
p-x2
cx2+d
cx1+d
n+T-1

数列{bn}为周期数列的充要条件是(

cx2+d
cx1+d
n-1=(
cx2+d
cx1+d
n+T-1,即(
cx2+d
cx1+d
T=1.

故|

cx2+d
cx1+d
|=1,但x1≠x2,从而cx2+d=-cx1-d.x1+x2=-
2d
c
=-
d-a
c

故d=-a.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材料一:夫山西饶材、竹、谷、纑、旄、玉石;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江南出楠、梓、姜、桂、金、锡、连、丹沙、犀、玳瑁、珠玑、齿革;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釭置:此其大较也。皆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趋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于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也。

——贾谊《论积贮疏》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商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19世纪对美国来说,既是工业革命世纪,又是农业革命世纪。美国的农业革命主要发生在19世纪的最后40年。美国农业的迅速发展与土地制度分不开……还进行了品种改良、农田灌溉、改良土壤以及各种科学实验活动,为鼓励农业科学,国会专门立法……各州建立农学院、农业实验站等研究机构,推进农业教育。对工业革命成果的及时而有效的利用,是美国农业革命的优点之一。……在美国,农业革命与运输业革命和工业革命是同步进行的,共同成为迅速解决开发西部广大荒原这一重大难题的关键。这对美国自身迅速工业化提供强有力的经济基础。这一部门不仅成为吸引欧洲移民的巨大诱饵,而且也成为为工业提供充分的粮食和原料的基地,此外,农业出口还对平衡美国对外贸易收支起了重大作用。“农业是美国前进中的工业资本主义的救星”。

——摘编自罗荣渠《美国历史通论》

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早就提出过“工业是主导,农业是基础”,“要发展工业就必须从农业开始”的重要论断,他在理论上一再反对把农业作为发展工业的“殖民地”,但实际上是把农业作殖民地了。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得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的办法,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

——《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

根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在处理农业与工业的关系方面与苏联有何不同?依据材料一、二,你认为应当如何处理好农业和工商业发展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