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先行就是教育要先于经济而发展。
参考答案:这种理解是错误的,理由如下:
(1)教育先行论是一种认为教育发展应超前于经济发展的主张。教育先行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教育投资增长速度应超过经济增长速度;二是教育应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人才。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世界各国的教育发展普遍落后于或同步于经济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把经济发展基点放到教育上,教育投资增长速度逐步超过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同时,教育培养目标亦更具有预见性。
教育先行论的主要根据是: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具有不平衡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决定教育在一定条件下一定程度上可以超前于经济发展;教育周期比较长,要求人才培养必须先于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当代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和劳动力质量的提高。
(2)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除表现为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之外,还表现为相互制约。因为,经济发展只能将其一部分物质资料运用于发展教育事业,教育在使用这些经济条件时,需要同用于其他部门的物质资料和经济条件相协调、相平衡。同时,教育对经济发展作用具有周期性长、发挥作用迟缓的特点,在短期内教育不仅不能立刻满足经济上的需要,还要占用一部分强壮劳动力,延缓一部分劳动力直接从事物质生产活动。因此,在处理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时,既要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实事求是地追加教育投资,发展教育事业,又要克服只顾眼前短期经济利益,忽视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长期性、迟效性作用的观点,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3)教育是否能抓好,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各国之间综合经济实力的竞争,实质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社会的进步主要依赖于技术的进步和知识的力量。科技进步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科技的获得有许多途径,但最根本的一条是要有源源不断的科技人才,进行发明、创造、运用。教育跟不上,科技人才就没有保障,即使引进再先进的技术工艺都无法使用,更谈不上与它国在综合经济实力上的竞争了。因此我国提出了教育先行的国策。
但是,提出教育先行只是为了突出教育在整个国家、民族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并不是忽视经济的基础性作用。在重视教育发展的同时,更应该重视经济的发展战略性作用,从而为教育提供物质保障。
因此,认为教育先行就是教育要先于经济发展是片面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