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对于价格变动相对比较频繁的食品,执行“逢五逢十采价制度”;假如在某个月的大白菜价格采集中,在某地某农贸市场的六次价格分别为3.5元/斤、3.5元/斤、4元/斤、4元/斤、3.6元/斤、3元/斤,则该月该采集点大白菜的价格为()元/斤。
A.3
B.3.5
C.3.6
D.4
答案
参考答案:D
对于价格变动相对比较频繁的食品,执行“逢五逢十采价制度”;假如在某个月的大白菜价格采集中,在某地某农贸市场的六次价格分别为3.5元/斤、3.5元/斤、4元/斤、4元/斤、3.6元/斤、3元/斤,则该月该采集点大白菜的价格为()元/斤。
A.3
B.3.5
C.3.6
D.4
参考答案:D
材料 | 推论 | 推理依据 |
1.有人说:中国历史“两千年看西安,五百年看北京,一百年看上海” | 1. 上海只有100年历史。 | 1. 1843年开埠至1949年上海解放,差不多一百年。 |
2.上海竹枝词云:“邑志详陈旧土风,镇升为县百年中。田家妇女帮农作,镇市夫男晓女工。蓬首晨兴遥入市,归家手挈米和盐。” | 2. 上海竹枝词不可信。 | 2.上海镇设于1267年,1291年正式设县,其间不足30年。 |
3. 1854年7月,英、美、法三国领事根据修改后的《上海土地章程》宣告Municipal Council正式产生。 | 3. 促使租界成为“国中之国”。 | 3. 工部局的建立及其后各种下属机关的设置,最终导致租界完全脱离中国政府的行政治理范围而独立。 |
![]() | 4. 从此晚清华界由上海绅商为领袖的地方自治政府直接管理。 | 4. 1909年清政府正式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 |
(1) 以上错误的推论是哪些?(写出编号,以逗号隔开) (3分)
(2) 参看“推理依据”,依次概述你判其推论错误的理由。(3分)
(3) 根据文明形态论,材料二中竹枝词描绘的场景发生在哪一种文明社会?(2分)
(4) 纵观上海百年近代史,从一至两个方面叙述你对上海的印象。(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