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下面是一组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的材料: 材料1 我曾经说过,我们一为“穷”,二为“白”。“穷”,就是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白”,就是一张白纸,文化水平、科学水平都不高。              ——摘自《毛 * * 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3—44页 材料2 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必需有工业;要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的保障,就必需工业化。我们 * * 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              ——摘自《毛 * * 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46页 材料3 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但是决不可以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 在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上,我们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我们比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作得好些。……我们对于农业轻工业是比较注重的。我们一直抓了农业,发展了农业相当地保证了发展工业所需要的粮食和原料。我们的民生日用商品比较丰富,物价和货币是稳定的。              ——摘自《毛 * * 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4页 材料4 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还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这样,重工业是不是不为主了它还是为主,还是投资的重点。但是,农业、轻工业投资的比例要加重一点。 加重的结果怎么样加重的结果,一可以更好地供给人民生活的需要,二可以更快地增加资金的积累,因而可以更多更好地发展重工业。重工业也可以积累,但是,在我们现有的经济条件下,轻工业农业积累得更多更快些。 我们现在发展重工业可以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少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一种是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从长远观点来看,前一种办法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少些和慢些,至少甚至不那么稳固,几十年后算总账是划不来的。后一种办法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多些和快些,而且由于保障了人民生活的需要,会使它发展的基础更加稳固。               ——摘自《毛 * * 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4页 材料5 全党一定要重视农业。农业关系国计民生极大。要注意,不抓粮食很危险。不抓粮食,总有一天要天下大乱。 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农业就是工业。要说服工业部门面向农村,支援农业。要搞好工业化,就应当这样做。                 ——摘自《毛 * * 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86页 材料6 这里所讲的工业化道路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我国的经济建设是以重工业为中心,这一点必须肯定。但是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 我国是一个大农业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工业才有原料和市场,才有可能为建立强大的重工业积累较多的资金。大家知道,轻工业和农业有极密切的关系。没有农业,就没有轻工业。……农业和轻工业发展了,重工业有了市场,有了资金,它就会更快地发展。这样,看起来工业化的速度似乎慢了一些,但是实际上不会慢,或者反而可能快一些。              ——摘自《毛 * * 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4页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6,毛 * * 为什么强调要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 (2)根据材料2,指出其说明了什么问题 (3)根据材料3,指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及其原因何在在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上,毛 * * 为什么说我们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 (4)根据材料4,毛 * * 提出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指什么毛 * * 提出发展重工业两种办法是指什么,实行哪种办法更好 (5)根据材料5,毛 * * 为什么说在一定意义上农业就是工业其意义何在 (6)根据材料6,毛 * * 所讲的工业化道路是指什么后来毛 * * 对中国工业化道路探索又有哪些深化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1)毛 * * 强调一定要从中国是个大农业国这个基本情况出发。不能机械照搬外国的经验,特别要注意吸取苏联和东欧国家片面发展重工业的教训,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2)尽快地使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是近代以来无数志士仁人梦寐以求的理想,也是中 * * 党人始终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 (3)第一,我国经济建设以重工业为重点,因为重工业是生产资料的部门,是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是现代生产力的基本物质条件。只有重工业发展,才能为农业和轻工业,为国民经济的各部门提供最先进的装备,因此生产资料的生产要优先增长。第二,我们对于农业轻工业是比较注重的,保证了发展工业所需要的粮食和原料,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 (4)第一,毛 * * 强调要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下,适当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第二,两种办法是:一种是少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一种是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毛 * * 提出用增加对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重,多发展一些农业和轻工业的办法,加快重工业发展的方针:这里已经有了农业是重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思想。 (5)因为农业关系到农民和工人吃饭问题,是轻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是重工业的重要市场,是主要的出口物资,是积累的重要来源。可见,把发展农业放在重要的位置,这是毛 * * 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思想的一大特色。毛 * * 所提出的“农业就是工业”的思想,是经济学上一深刻而独特的命题,提出了发展工业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的思想,为开辟中国工业化道路确立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6)毛 * * 把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提到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高度。后来,毛 * * 在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明确以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为序安排国民经济,并把“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思想确定为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这就是毛 * * 一向主张的“又要重工业、又要人民”的经济建设思想。

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22分)

善 良 的 种 子(朱成玉)

① 父亲常说,只要人帮人,世界上就没有穷人。

②      父亲不舍得花钱,是村里有名的“抠王”,可是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从不含

糊。哪怕他自己

不吃不喝,也要尽量去帮助。记得有一次,他把自己的路费给了一个被小偷洗一空老人,自己步行40里路回家。不知情的乡邻以为父亲又是为了节省路费,“抠王”的名号在村里愈发叫得响亮了。

③ 父亲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成了小偷光顾的对象。那一次正是春播时节,父亲和几个乡邻去城里买种子。买完种子后,父亲的兜里还剩下100多块钱,他没花,连午饭都没舍得吃,就和几个乡邻急匆匆地坐上了回乡下的客车。大概是买票的时候,被人瞄上了他兜里的那张100元的票子,再翻口袋的时候,那张100元的票子就不翼而飞了。在那个年代,100块钱不是个小数目,可以买很多东西呢。父亲急得满头大汗,在翻遍所有的口袋,确定钱丢了之后,父亲感到眼前一黑,差点晕倒过去。车上人很多,父亲看着满车厢的人,感觉每一个都像是偷钱的人。

④父亲正在心里痛骂自己粗心大意的时候,听到了车下一个女人声嘶力竭的尖叫:“我的种子丢了,你们谁看到我的种子了?那可是我家里一年的种子啊……”

⑤那个丢了种子的女人在那里不停地抽泣,她说她把种子放在站点,自己去解了个手,就这一小会儿工夫,种子咋就没影了呢。她说她家死了男人,里里外外全靠她一个人支撑着,她命苦啊。她呼天抢地。车里人都纷纷对这个丢了种子的人表示同情,纷纷谴责那个偷种子的缺德的人,他断了穷人家的活路。

⑥“不管咋的,先上车再说吧。”父亲劝她,忘了自己也是个遭遇了盗贼的人。

⑦父亲向同来的乡邻要了个空袋子,放到那个女人手里。他解开自己的袋子,一捧一捧地往那个素昧平生的人的空袋子里装种子,一边捧一边说:“你少种点,我也少种点,日子总能挺过去的。”与父亲同来的乡邻,看到父亲的所作所为,也都纷纷打开袋子,往那个人的空袋子里捧种子。不一会儿,那个空袋子就鼓了起来,仿佛吃饱饭的人,振作了精神。那女人不知道说什么好,一个劲儿地要给父亲和乡邻磕头。父亲说:“谁还没有个难处,都帮一把,就挺过去了。”

⑧满车厢的人都亲眼目睹着父亲的小小善举,他们不知道父亲的心灵刚刚经历的创痛。父亲也自始至终没有向人说出自己的钱被偷了。

⑨下车的时候,人很挤。他感觉被人紧紧地贴了一下身子。父亲再一次翻口袋的时候,发现那张百元票子又回到了他的口袋里。就是他自己的那张,他认得,皱皱巴巴的,那上面还有他的体温呢。

⑩ 望着从车上下来的一个个人,父亲看谁都不再像是小偷。

(11)这个世界上,每一颗良心都是一粒善良的种子,或许你没有财富,无法慈善,但你可以去做一粒善良的种子,把爱孕育,让爱开花。这些种子会让世界阳光明媚,花团锦簇。 

小题1:根据选文的行文思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3分)

父亲是有名的“抠王”→(                        )→“女人”的种子被偷→(                             )→(                            )

小题2:父亲的那张百元票子为什么又回到了他的口袋里?(2分)

小题3:第③段和第⑩段两个划线语句矛盾吗?为什么?请结合父亲不同心境简要说说。(5分)

小题4: 选文哪句话具体阐释了标题“善良的种子”的深刻含义?请用“   ”在原文中标出。(2分)

小题5:选文第②段写父亲是有名的“抠王”,目的是什么?(3分)

小题6:仔细揣摩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结合全文,说说好在哪里。(2分)

他认得,皱皱巴巴的,那上面还有他的体温呢。

小题7: 你如何看待文中父亲的行为?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认识。(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