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判断题

哥白尼、伽利略两人先后因为在科学研究中说了真话,触及到神权教义,受到“异端裁判所”审判并处死。 ( )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 伽利略科称科学不但不会使人怀疑上帝的存在,反而会使人更加确信它的存在。然而,神教教会判伽利略为异端,经受巨大的精神和肉体上的折磨之后孤独终老,含冤离开了人世,同样,哥白尼于1543年5月24日病逝。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1分)

潭州东池戴氏堂记   柳宗元

①弘农公刺潭三年,因东泉为池,环之九里。其岸之突而出者,水萦之若玦焉。池之胜于是为最。公曰:“是非离世乐道者不宜有此。”卒授宾客之选者谯国戴氏曰简,为堂而居之。堂成而胜益奇,望之若连舻縻舰,与波上下。就之颠倒万物,辽廓眇忽。树之松柏杉槠,被之菱芡芙蕖,郁然而阴,粲然而荣。凡观望浮游之美,专于戴氏矣。

②戴氏尝以文行见荐,而志不愿仕。与人交,取其退让,受诸侯之宠,不以自大,其离世欤?好孔氏书,旁及《庄》、《文》,以至虚为极,得受益之道,其乐道欤?贤者之举也必以类。当弘农公之选,而专兹地之胜,岂易而得哉!地虽胜,得人焉而居之,则山若增而高,水若辟而广,堂不待饰而已奂矣。戴氏以泉池为宅居,以云物为朋徒,抒幽发粹,日与之娱,则行宜益高,文宜益峻,道宜益茂,交相赞者也。既硕其内,又扬于时,吾惧其离世之志不果矣。

③君子谓弘农公刺潭得其政,为东池得其胜,授之得其人,岂非动而时中者欤!于戴氏堂也,见公之德,不可以不记。 

[注]①刺潭:担任潭州刺史。

小题1:第①段“水萦之若玦焉”中的“之”是指            。(用自己的话回答)(1分)

小题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第①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2分)

小题3:第②段“堂不待饰而已奂”的原因是什么? (2分)

小题4:下列与戴氏有关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戴氏是谯国人,他是弘农公宾客中的一位佼佼者。

B.戴氏堂是东池胜景,由弘农公建造送给戴氏居住。

C.戴氏推崇孔子的思想,也能够博采其他人的学说。

D.戴氏非常喜欢自然风物,常陶醉其中,抒发情怀。小题5: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3分)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