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计算题

除用打点计时器探究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外,人们还可以用其他方法来进行实验,记录物体运动的时间和位移,“频闪照相法”就是其中最常用的一种。频闪照相法是一种常用照相技术,每间隔一定时间曝光一次,从而形成间隔相等时间的影像方法。在频闪照相中会用到频闪灯,它每隔相等时间闪光一次,例如每隔0.1s闪光一次,即每秒闪光10次。当物体运动时,利用频闪灯照明,照相机可以拍摄出该物体每隔相等时间所达的位置。通过这种方法拍摄的照片称为频闪照片。如图甲所示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拍摄的小球沿斜面滚下的频闪照片。

与打点计时器记录的信息相比,频闪灯的闪光频率相当于打点计时器交变电源的频率,而相同时间间隔出现的影像则相当于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子。因此,运动物体的频闪照片既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信息,又记录了物体运动的位移信息。至于根据时间和位移信息求速度和加速度的方法,两者都是一样的。下图是采用每秒闪光10次拍摄的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频闪照片示意图,图中每两个相邻的小球的影像间隔的时间就是0.1s,这样便记录了小球运动的时间,而小球运动的位移则可以用刻度尺测出如图乙所示,试根据图中信息作出小球的v-t图象。

答案

解:时间间隔为0.1s,测出各计数点间的距离:

计数点0、2之间的距离△x02=16 cm=0.16 rn

计数点1、3之间的距离△x13=30-7 cm=0.23 m

计数点2、4之间的距离△x24=48-16 cm=0.32 m

计数点3、5之间的距离△x35=73-30 cm=0.43 m

根据求出各计数点的速度

计数点1的速度

计数点2的速度

计数点3的速度

计数点4的速度

根据所求数据作出的v-t图象如图所示

填空题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