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2011年,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日前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引起境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多家媒体发表评论指出,中国在国际上的经济与外交影响力与日俱增。此次重申“和平发展”原则旨在让全世界“放心”,中国的新型发展道路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英国广播公司将白皮书称作“一份全面的构想”,阐明了中国在世界未来几十年中的“自我定位”。文章称,这份白皮书用相当坚定的言词表示,中国会摒弃“国强必霸”的老路,希望用和平外交的手段解决不同国家之间的分歧与矛盾。
          ——摘自2011年09月08日中国新闻网

材料2


2012年新年前夕,中国国家 * * 胡 * * 发表了题为《共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新年贺词,许多外国媒体、政府官员以及海外华侨华人纷纷给予积极评价,认为胡 * * 的贺词表达了中国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的良好愿望和坚定信心,中国将继续为推动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埃塞俄比亚最大的英文日报《每日写真报》总编辑布鲁克说,胡 * * * * 的新年贺词向全世界传递了祝福,也展示了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的意愿和决心,让人深受鼓舞。津巴布韦新津通社总编辑肖克说,胡 * * * * 新年贺词中有关和平发展的主张符合世界潮流和非洲人民的愿望,受到非洲国家的赞同和拥护。非洲国家愿与中国一道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荷兰经济部高级官员埃德·范德费尔说,胡 * * * * 在新年贺词中呼唤和平与发展,这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地位越来越重要的国家对世界的责任与贡献。阿拉伯国家联盟前驻华大使萨基特说,过去的一年里,中国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政策,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实现了经济的稳步增长。他表示相信,和平与发展是21世纪的主题,中国将继续与世界各国保持友好合作,尤其是与发展中国家分享发展的成功经验,实现共同发展。
阿联酋《宣言报》经济版主编努尔·苏莱曼说,中国已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越来越多阿联酋人把目光投向中国,希望加深对中国的了解,发展与中国的经贸合作。正如胡 * * * * 所说,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在这样的背景下,双方更应该扩大互利合作,为克服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各种困难而共同努力。彭博社援引胡 * * 的新年贺词说,在全球经济复苏仍面临严重不确定性的2012年,中国将平衡经济增长与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美国华盛顿地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吴惠秋说,胡 * * * * 在贺词中明确提出在新的一年里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这种稳中求进、重视民生的主张充分体现了中国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理念,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指明了方向。菲律宾菲华专栏作家协会秘书长吴建省表示,胡 * * * * 说到,中国将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维护中 * * 根本利益,增进两岸同胞共同利益,这使海外侨胞对两岸关系发展更加充满信心。印度尼西亚华人学者茜茜丽亚说,胡 * * * * 的新年贺词传递了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积极信号。就印尼和中国而言,双方蓬勃发展的经贸往来、日益活跃的人文交流都拉近了两国民众的感情。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
                 ——来源:人民网一《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01月03日

材料3


国家 * * 胡 * * 2005年4月22日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亚非峰会上第一次提出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在2005年7月1日签署的《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中,“和谐世界”第一次被确认为国与国之间的共识。2005年9月I5日,在纪念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胡 * * 全面阐述了和谐世界理念的深刻内涵。此后,“和谐世界”这个充满东方智慧的新名词,频频出现在重大国际场合,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理解和赞同。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1中说中国会摒弃“国强必霸”的老路,为什么中国崛起后不会在世界上争霸
(2)结合材料谈谈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依据。
(3)结合材料谈谈构建和谐世界的具体内涵及其中国推动和谐世界建设的意义和具体举措。

答案

参考答案:(1)“不当头、不争霸、不称霸”,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和战略选择。几十年来证明也行之有效:一是坚持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关系。二是坚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三是坚持以求同存异、对话协商的方式解决矛盾分歧。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加强国防建设的目的是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卫我们的和平建设,而不是出于军备竞赛需要,不是为了争夺霸权,不是追求对外扩张。中国向世界公开宣示永远不称霸,向全世界公开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向无核国家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
(2)中国选择走和平发展道路,根本依据在于中国自身的国情和面临的世情。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传统的国度,追求和谐、珍视和平历来是中 * * 基本的价值取向,“和为贵”、“和而不同”、“和合共生”等传统思想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这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历史依据。中国又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日益融入国际社会,同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这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实依据。中国还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主张和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制度依据。从世界形势来看,冷战结束后,天下人心思定,尽管还存在局部冲突和战争,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不可动摇,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
(3)意义:①丰富了我国对外政策的宗旨,深化了我国对外战略的基本主张;②表明中国将在国际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民主法制、制度化建设的结合;④有利于提高中国的软实力。
内涵:①政治上,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应相互借鉴,建设各国和谐共处、公正、民主的世界;②经济上,提倡进行互利合作,实现全球经济和谐发展;③文明方面,提倡不同文明开展对话、取长补短,倡导开放、包容的精神;④安全方面,提出实行全球新安全观,建立和平、稳定的世界。
途径:构建和谐世界既是一个长期的奋斗目标,也是一项紧迫的外交课题,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一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同各国相互尊重、扩大共识、和谐相处。二是同各国深化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三是同不同文明加强交流,增进了解,相互促进,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四是同各国加深互信,加强对话,增强合作,努力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选择题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