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2004年底,印尼等国发生罕见的特大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2004年12月30日,加拿大《卡尔加里先驱报》在其头版刊发了一张“独家海啸照片”,引起巨大轰动。但事后证明该照片并非是在“12·26世纪海啸”中拍摄的,而是两年前于中国杭州拍摄到的“钱塘江潮”。意识到犯下大错后,《卡尔加里先驱报》立刻从其网站上撇下了这张“独家照片”,并于次日在头版正式发表了一份“道歉声明”。

答案

参考答案:

(1)新闻摄影是一种新闻传播活动,作为一种形象化的新闻报道手段,讲求真实性、形象性、时效性、现场性、典型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真实性是新闻摄影的首要要素。为避免新闻摄影的失真和失实,首先新闻摄影拍摄的对象、内容都应当是真实的,不能虚构、编造,也就是要做到“具体真实”;其次,记者报道所拍摄的人物、事件、瞬间和过程,以至于所选取的拍摄角度,都应该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能够说明和反映人物的真实性格和事物的真实面貌,也就是要做到“总体真实”。案例中的“独家海啸照片”本应是拍摄于2004年底,实际却是借用两年前在中国杭州拍摄的“钱塘江潮”,以假代真。这就不符合新闻摄影的真实性要求。

(2)保证新闻画面的真实性,是对新闻摄影记者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假照片的出现,归根结底是摄影记者的职业操守出现了问题。此外,新闻摄影界还存在一些模仿和抄袭他人作品的现象,或是拼接合成,以假作真。都对新闻摄影的真实性构成了威胁。比如案例中貌似“独家”的“海啸照片”,都不符合新闻画面的真实性要求。真实性原则是全世界各国新闻机构普遍提倡和遵循的原则,是新闻摄影工作不可动摇的基本原则。

填空题
实验题

(11分)氧气和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两种重要物质。请你参与下列氧气和二氧化碳有关制备、转化的实验探究活动。

Ⅰ: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如果要制得较纯净的氧气,应该选择装置     (填上述装置图示中序号)收集。

(2)制取二氧化碳,可选择图示中B与F组合为装置,需要的化学药品是     ;向B中加入药品前的一步实验操作是     。该组合装置既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又可用来制取氧气,其中选用相同发生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原因是     

Ⅱ:用过氧化钠反应来制取氧气,是潜水员使用的供氧装置的原理。

【查阅资料】常温常压下过氧化钠是淡黄色固体,在不需要加热的情况下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和另一化合物(生活中常见的盐);过氧化钠能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

【设计装置】为验证过氧化钠(Na2O2)和CO2反应原理,设计如下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向装置X中通入足量CO2气体,观察到X瓶中的淡黄色固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同时见到Y、Z装置中有气泡出现。

【实验分析】

(3)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除生成氧气外,另一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Y中的溶液是     ;Z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4)验证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的操作是     

(5)反应结束后,可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X瓶中过氧化钠是否有剩余(除用二氧化碳验证外),其实验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