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我国一切立法活动的思想先导,是我国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实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取得最佳执法效果的思想基础。而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执法为民是中 * * 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的必然要求、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法治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保证。依法行政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关键所在,是适应加入世贸组织新要求的迫切需要,是增创环境新优势的重要内容,是转变政府职能、确保政令畅通的迫切要求。总之,能否真正做到依法行政,事关我国改革发展能否顺利进行的大局。国务院制定颁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和依法治国的进程,必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问题:
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的“执法为民”的本质要求和依法行政的理解。
要求:
1.观点明确,表述完整、准确;
2.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执法为民的基本内涵包括:(1)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2)执法为民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和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3)执法为民在于构建以社会成员为主体、以人民利益为核心的权利保护体系。
可以说,执法为民和依法行政从两个不同的方面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之所以必须要依法行政,正是因为在我国现行民主体制下,法律是人民意志的最终体现,严格依法行政,就是为了实现好、保护好人民的利益。执法为民则要求在执行法律的过程当中,不仅要严格依照法律行事,还要坚持以人为本、保障 * * 、文明执法。可以说是从法律的实行角度对依法行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执法为民和依法行政都是为了实现和保护人民的利益,两者相辅相成,统一被蕴涵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指导精神框架下。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最终目标也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良性发展。因此,坚持执法为民、坚持依法行政都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体现,必将极大地推进我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解析:
第一步:提炼关键词并确定解答角度,依据既定角度,确定相应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其一,材料中的关键词。第一自然段材料中的关键词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执法为民”。第二自然段的关键词是“依法行政”。因此,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实际上隐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对两个概念本身的理解和掌握;两个概念的联系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同时答题要求不是“观点正确”而是“观点明确”,意味着这道题可能没有刻板的标准答案,自由发挥的余地稍大。
其二,题目中的关键词。即“‘执法为民’的本质要求”和“依法行政”,实际上问题要求对这两个概念进行说明、并对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阐述。
解答角度:如何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执法为民和依法行政。
第二步:依据既定基本概念和理论分析材料所列材料。
其一,对两个概念进行理解和阐述。
其二,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
第三步:归纳第三步所得出的结论并提出对策。
总结全文,上升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高度去评价两者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