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2010年10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该法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社会保险法自2007年12月第一次审议,到今天刚刚通过,差不多审议了3年的时间,共审议了4次。一般的法律案审议3次,这部法律案审议了三年四次,可以看出社会对这部法的关注,而且也可以看出来,这部法涉及的问题非常重大,涉及的制度特别复杂。通过的社会保险法有一些亮点,有一些制度上的突破。第一,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我国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保体系,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成就。第一次审议的时候,应该说法律草案规定的覆盖面还是有限的,这三年的过程也是社会保险制度不断推进的过程,也是公民、企业和政府社会保险意识提高和增强的过程。

运用哲学知识分析“三年四次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有一些亮点,有一些制度上的突破”是如何体现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的。(8分)

答案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条文的出台是专家学者根据中国实际通过多次调研论证,征求各方面意见形成的。②联系是有条件的,要求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审议必须根据中国的具体实际。④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求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一次审议时草案的覆盖面是有限的,三年的审议过程使社会保险的覆盖面更加广泛。⑤实践决定认识,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向前发展,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的反复性和无限性,《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是通过多次审议,作出多次修改而形成的。(答出四点即可得8分)

问答题 简答题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们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材料二:林肯在1858年一次演说中说:“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它或者将全部变成一种东西,或者变成另一种东西。”

材料三:“从1863年元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

请回答:

(1)材料一、三分别出自什么文件?分别在哪次战争时期发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别指出这两次战争中起了重要领导作用的两位历史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一、三的文件在两次战争中分别起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材料所提到的美国两次战争的主要任务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两次战争对美国历史发展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