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一般情况:韩某,女,28岁,某外企职员。
求助者自述:在大学各方面表现优异,成绩优秀,大学毕业以后就进入外企工作。进外企的这一年多求助者就出现了心情压抑问题,主要原因就是自己的外语不好,与老外上司交流困难,致使自己在工作上不能得心应手。她曾反复与朋友说“不想在这家外企工作了”。每隔2~3天就会发一次脾气有时候还会哭泣,朋友都无法劝阻。有头痛、失眠、胸闷、厌食、腹泻等不适应症状,每天就吃一点少量的食物。常常坐在办公室里发呆,工作中出现错误的时候,自己会惩罚自己。常常会为了一点小事就发脾气。对事情没有兴趣,情绪很低落,总是想回到学校里。家长经常劝解,但是无济于事。
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身体健康,没有疾病史。韩某的父母是生意人,感情一般,经常为了一点小事情就吵架,其父亲经常会在孩子身上撒气,经常打骂求助者,给韩某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创伤。因为父母没有多少文化,求助者的父母对孩子的学习很关心,孩子除了负责学习以外,其他的事情都是由父母包办,对求助者也很娇惯。韩某有个姐姐也在一家外企工作,现在已经做到了经理的职位。其姐姐事业上的成功对韩某有很大的触动:“只有像姐姐那样成功的女性,才会有精彩的人生。”求助者的性格偏内向,不善言谈,思维反应慢,不引人注意,不喜欢与人交往。
心理测验结果:SCL-90得分:抑郁3.8,焦虑3.6,人际关系2.2,躯体症状2.1。SDS的测量表明:大部分抑郁症状出现的时间为2~3天,标准分为81分。SAS:标准分69分。
请根据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从本案例的辅导治疗过程中可以得出哪些启迪

答案

参考答案:[答案] 从本案例中可以得出的启迪有:(1)要全面了解咨询者的情况,与咨询者共情、同感、取得其信任,是辅导治疗的关键。(2)应该明确认知的改变过程并非一蹴而就,是一个在咨询师的帮助下求助者发掘自身潜能,是求助者重塑自我的过程。(3)在行为问题的矫正中,仅靠改变认知是不够的,必须教给当事人一些实用技巧的指导。(4)心理辅导及治疗的过程中,各方面的配合很重要,这对于抑郁情绪的调节起重要作用。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在2009年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中国国务院 * * 温 * * 发表了题为《凝聚共识  加强合作  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重要讲话。温 * * 庄严地向全世界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是根据中国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国际社会对此高度赞赏。

材料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上海为打造“低碳世博”可谓费尽心机,在世博园里“环保概念”随处可见;五万平方米的生态绿墙,世界最大;4.6兆瓦太阳能发电机组容量,全国第一;园区内1000辆公交汽车实现了“零排放”……

材料三:许多网站提供了专门的“碳足迹”计算器。只要输入相关情况,就可以计算一个人全年的碳足迹总量。比如,一个人用了100度电,等于排放了大约78.5千克二氧化碳,需要种1棵树来抵消……让我们携手抹掉碳足迹!

阅读上述材料,探讨下列问题:

(1)聚焦哥本哈根,彰显大国形象:温 * *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的讲话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低碳世博,低碳中国:为打造低碳经济,我国应怎样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低碳生活,从我做起:我们青少年应怎样做“低碳一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