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某公路工程施工项目估算总投资3 500万元,建设工期16个月,工程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确定施工单位,建设单位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公开招标。 根据该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建设单位按规定要求参加投标的施工单位的施工资质最低不得低于二级资质。 拟参加此投标的5家单位中A、B、D为二级资质,C单位为三级资质,E单位为一级资质。而C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是建设单位某主要领导的亲戚,建设单位招标工作领导小组在资格预审时出现了分歧,正在犹豫不决时,C单位提出准备组成联合体投标,经C单位的法定代表人的私下活动,建设单位同意让C单位与A单位联合投标,并明确向A单位暗示,如果不接受这个投标方案,则该工程的中标将授予B单位。A为了获得该工程,同意与C联合投标。于是A和C联合投标获得成功。 试解答以下问题: (1)简述公路工程施工招标的公开招标程序。 (2)在上述招标过程中,作为该项目的建设单位其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 (3)从上述材料来看,A与C组成的投标联合体是否有效为什么 (4)通常情况下,招标人和投标人串通投标的行为有哪些表现形式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1)公路工程施工公开招标的程序一般为: ①确定招标方式; ②编制投标资格预审文件和招标文件。招标文件应按规定报主管部门备案; ③发布招标公告,发售投标资格预审文件; ④对潜在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资格预审结果报交通主管部门备案; ⑤向资格预审合格的潜在投标人发出投标邀请书和发售招标文件; ⑥组织潜在投标人考察招标项目工程现场,召开标前会: ⑦接受投标人的投标文件,公开开标; ⑧组建评标委员会评标,推荐中标候选人; ⑨确定中标人。评标报告和评标结果按规定备案并公示; ⑩发出中标通知书; (11)与中标人订立公路工程施工合同。 (2)作为建设单位其行为不合法。 因为,作为建设单位,为了照顾某些个人关系,指使A和C强行联合,并最终排斥了B、D、 E三单位可能中标的机会,构成了不正当竞争,违反了《招标投标法》中关于不得强制投标人组成联合体共同投标,不得限制投标人之间的竞争的强制性规定。 (3)A和C组成的投标联合体无效。 因为,根据《招标投标法》及《公路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规定,两个以上法人可以组成一个联合体,以一个投标人的身份共同投标。联合体各方均应当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相应能力;国家有关规定或者招标文件对投标人资格条件有规定的,联合体各方均应当具备规定的相应资格条件,由同一专业的单位组成的联合体,按照资质等级较低的单位确定资质等级。本题中,A和C组成的投标联合体不符合对投标单位主体资格条件的要求,所以是无效的。 (4)招标人与投标人串通投标的行为表现为: ①招标人在开标前开启投标文件,并将投标情况告知其他投标人,或者协助投标人撤换投标文件,更改报价: ②招标人向投标人泄露标底, ③招标人与投标人商定,投标时压低或抬高标价,中标后再给投标人或招标人额外补偿; ④招标人预先内定中标人, ⑤其他串通投标行为。

论述题

(16分)材料一: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2013年第10天起,浓浓雾霾遮蔽中国中东部地区,中央气象台将大雾蓝色预警升级到黄色。环保部门的数据则显示,跟随大雾笼罩的范围,从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严重污染。这几年,每到秋冬特别是入冬以后,我国中东部地区不时会遇这样的情况,其中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

(1)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国家应采取哪些措施避免今后出现“十面‘霾’伏”的状况。(8分)

材料二:当年英国最早进行工业革命后,环境恶化,从而被称为“雾都”。1952年12月,大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粉尘蓄积在大雾中,导致两个月内一万二千人死于呼吸系统疾病,更多人患上了支气管炎、冠心病、肺结核乃至癌症。

这让古板的英国人痛下决心,行动起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空气污染防控法案、关闭城内污染企业、逐步实现居民生活天然气化、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建有大型环形绿地……。英国人用30年的时间治理环境污染,走出一条与城市经济社会和地理环境条件相适应的治理之路。

(2)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的相关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借鉴英国经验,治理环境污染。(8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