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男,23岁,因发热4天,气促1天,于2002年8月15日凌晨入院。患者8月11日起无明显诱因感畏寒、发热,体温达39.3℃,伴头痛、乏力等,在当地卫生所诊断为“感冒”,给予退热等处理病情无好转,8月14日出现咳嗽、咳痰,且痰中有少量血丝,再次就诊于卫生所, 给予青霉素160万U肌注,2 h后病情加重,体温升高达40℃,伴明显畏寒、寒战,并感气促,痰中血量增多。即来我院就诊入院。半个月前,患者在当地农村参加田间劳动。体查:体温40.1℃,脉搏137次/分, 呼吸40次/分,血压80/50 mmHg。急性重病容,神志欠精楚,烦躁不安,双侧腹股沟及腋下可扪及数个蚕豆大小的淋巴结,有触痛,皮肤、巩膜无黄染,眼结膜无充血量、出血点,颈软,气管居中,呼吸急促,双下肺可闻湿啰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扪及,双下肢无水肿,双膝反射正常,未引出病理反射征。血常规:血红蛋白120 g/L,白细胞8.9×109/L,中性粒细胞0.75,淋巴细胞0.25,血小板105×109/L。尿常规:尿蛋白(+)镜下白细胞 0~1/HP,红细胞0~2/HP。问题:
如何制订治疗措施?
参考答案:治疗:①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输氧,观察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进食流质饮食。② 抗菌治疗:可用青霉素,首剂40万U肌注,第2次加大至80万U, 3次/日。③ 对症治疗:镇静,酌情使用鲁米那0.1 g,肌注;激素,氢化可的松,100 mg静推,再以200 mg加入10%葡萄糖溶液 250 ml 中静滴;强心,西地兰 0.2 mg 加入10%葡萄糖溶液10 ml中缓慢静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