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甲公司在2009年1月1日用现金100万元和每股市价30元、每股面值为10元的普通股800000股,以吸收合并的方式购买乙公司的全部资产、并承担乙公司的全部负债。该项企业合并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经税务机关审核确认,被合并企业乙公司不确认全部资产的转让所得或损失,不计算缴纳所得税。
假定乙公司2009年12月31日的净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资料如下表所示:
乙公司2009年12月31日的
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资料
单位:万元 | ||
账户名称 | 账面价值 | 公允价值 |
应收账款——净额 | 440 | 440 |
存货 | 600 | 800 |
其他流动资产 | 360 | 360 |
固定资产——净额 | 1000 | 1500 |
资产合计 | 2400 | 3100 |
应付账款 | 200 | 200 |
长期应付款 | 500 | 500 |
股本——普通股 | 1500 | |
留存利润 | 200 | |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合计 | 2400 |
假定存货发出按先进先出法计价,会计与税法对固定资产均采用平均年限法、按10年计提折旧,不考虑残值。
假定2009年与2010年甲公司的税前会计利润均为2000万元,且未发生会计与税法之间的其他差异,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考虑所得税的影响计算商誉;写出合并日甲公司吸收合并的会计分录;作出2009年、2010年所得税的账务处理。(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参考答案:
商誉计算表 单位:万元 购买成本 2500 所获净资产的账面价值
(乙公司所有者权益)(1700) 投资成本大于所获净资
产账面价值的差额800
续表 合并价差差额分配给可
辨认净资产和商誉:公允价值-账面价值=分
配金额 存货(2005年出售)
减:所得税费用(200
×25%)800-600=200
50
150 固定资产(按10年计提
折旧)
减:所得税费用(500
×25%)1500-1000=500
125
375 分配给可辨认净资产 525 剩余金额为商誉 275
(1)2009年1月1日:
借:应收账款 440
存货 800
其他流动资产 360
固定资产 1500
商誉 275
贷:应付账款 200
长期应付款 500
库存现金 100
股本 800
资本公积 1600
递延所得税负债 175
(2)2009年12月31日:
本年应交所得税=(2000+200+50)×25%
=562.5(万元)
年末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1500-150
=1350(万元)
年末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1000-100
=900(万元)
年末暂时性差异=1350-900=450(万元)
年末递延所得税负债应有余额=450×25%
=112.5(万元)
应冲减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175-112.5
=62.5(万元)
本年应确认所得税费用=562.5-62.5
=500(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 500
递延所得税负债 62.5
贷:应交税费 562.5
(3)2010年12月31日:
本年应交所得税=(2000+50)×25%
=512.5(万元)
年末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1500-300
=1200(万元)
年末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1000-200
=800(万元)
年末暂时性差异=1200-800=400(万元)
年末递延所得税负债应有余额=400×25%
=100(万元)
应冲减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112.5-100
=12.5(万元)
本年应确认所得税费用=512.5-12.5
=500(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 500
递延所得税负债 12.5
贷:应交税费 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