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以下简称开发公司)征用X省Y市Z县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 360亩开发建设一综合小区。该项目预计总投资为5.88亿元,其中征地补偿费及出让金共 1.08亿元已全部支付,工程分三期建设(用地规模相同),每期投资均为1.96亿元。一期工程于2001年4月动工,2001年8月底,开发公司已投入5000万元,9月1日拟向银行申请在建工程抵押,2002年6月一期工程竣工依法交付使用,同时某住房置业担保公司(以下简称担保公司)提供住房置业担保。担保公司实有资本3000万元,此前已对外提供担保 6亿元。2002年2月H公司与开发公司订立住房买卖合同,约定按建筑面积计价,产权登记面积与约定面积误差不得超过2%,否则有权退房。H公司在接收住宅时又另购开发公司写字楼(现房)。H公司总购房款为800万元,其中写字楼价款为200万元。当地契税税率为4%。按月缴纳公积金的在职职工李某于2002年7月将已购公有住房转让后,购买该小区中一套住宅,购买时申请了公积金抵押贷款,担保公司提供了担保。李某委托施工单位装修住宅,同年9月底交付使用。假设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职工李某于一年后即2003年10月发现装修质量问题,而施工单位以已过装修合同约定的一年保修期为由拒绝保修,最终由物业公司进行了维修。

陔项目竣工后,说法不正确的有( )。

A.竣工验收后即可以交付使用

B.提倡采用招标方式来选择物业管理公司

C.小区特约性物业管理服务费实行政府定价

D.业主委员会应由业主选举产生

答案

参考答案:A,C

综合题

近代中国在逐步融入世界大潮的过程中,先后产生了一批通商口岸。它们见证了近代中国艰难成长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外国资本主义除向中国倾销棉纱外,也向中国倾销洋布……七十年代后,沿海、沿江一些通商口岸穿洋布的人已相当普遍,以至有的记载说,八十年代江苏一些商埠穿土布者“竟至绝迹”。……上海、杭州等口岸盛产棉花,这些棉花,除运销本国各地外,有很多都出口到国外。……南方闽、广一带,还有大批破产农民流离国外。如1879年厦门一地,有二万一千余人出洋。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八十年》

材料二 西方的市政管理、经济模式的传入,使商埠最先脱出中国传统政治城市的模式,率先迈向近代化。沿海通商口岸发展起之后,其影响力不断向内陆腹地辐射,带动更多的中国城市走向了近代化。……被迫开埠被视为这些城市近代化的起始点,因为对外经济联系的建立和租界的开辟,直接与此相关。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三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对东方国家侵略的过程中,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他们“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据《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导致通商口岸社会面貌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2分)

(2)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通商口岸的开放为例,论证材料三的观点。(10分)

(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