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2004年的宏观,调控不是全面紧缩,而是有着很强的针对性,有保有压有重点。保的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市场供不应求、技术含量高、环保设施好、能够推动产品结构升级的产品。压的是过度投资、盲目发展的行业;生产能力过剩、附加值低、能耗高、污染严重的产品。其中主要解决部分行业投资过快增长和粮食生产连年下滑两个问题。 材料2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05年要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确保经济平衡较快发展。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继续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过快增长。 请回答: (1)材料1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2)运用所学辩证法知识回答,在新一轮的宏观调控中,我国政府为什么要继续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过快增长
参考答案:
解析:(1)2004年我国宏观调控有着很强的针对性,有保有压有重点,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回答“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亦可)其中主要解决部分行业投资过快增长和粮食生产连年下滑两个问题,体现了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矛盾有主次之分,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 (2)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自己的相反方向转化,量变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和限度之内,事物才能保持其原有的性质。在确定我国经济发展预期目标和实施宏观调控时,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投资增长过快,虽然会实现经济一时的高增长,但会加大物价上涨的压力,加剧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不利于消费需求的扩大,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