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2009年8月13日早上8点左右,某加工厂工人在加工车间做起吊前的准备工作,准备在其他工作人员不在场的情况下开始吊运钢板。半个小时后,另一名工人进入了该加工车间,没有走行人安全通道,在吊物下行车,结果被吊运中的钢板碰撞成重伤,起吊机上的工人慌忙中立即停止了作业。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请回答特种设备使用的安全管理规定。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特种设备使用的安全管理规定 人员要求: (1) 作业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应当取得特种作业人员证书。 (2) 具备特种设备安全作业知识。 使用前: (1) 检查其是否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 (2) 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登记标志应当置于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3) 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作业中: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规章制度,如吊运时必须有人进行现场监督,作业活动区域不得有人,吊运开始前按警铃,以及“十不吊”等。 设备管理: (1) 对在用特种设备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对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等进行定期校验、检修。 (2) 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由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进行定期检验。 (3) 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应当及时予以报废,向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销。

阅读理解与欣赏

现代文阅读。(17分)

①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北部附近海域发生里氏8.9级地震。地震引发海啸,造成印尼、斯里兰卡、印度、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共15万余人死亡。

②究竟什么是海啸?

③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发生在海底的地震、火山爆发、宇宙天体撞击等,都可能会引起海啸。海底地震是引发海啸的主要原因。海底发生强烈地震时,海底地层发生断裂,部分地层猛然上升或者下沉,造成从海底到海面的整个水层发生剧烈“抖动”。这种“抖动”与平常所见到的海浪大不一样。平常所见到的海浪一般只在海面附近起伏,涉及的深度不大,波动的振幅随水深未增加衰减很快。地震引起的海水“抖动”,则是从海底到海面整个水体的波动,其中所含的能量十分惊人。海啸的物理实质是大量海水在短时间内的激烈运动,如果海底地震不引发海水的大规模位移,就不会引发海啸。只有发生在深海区的里氏6.5级以上的地震,才有可能引起海啸。

④海底地震引起海啸有两种形式。某些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一降,海水首先向突然错动下陷的空间涌去,并在其上方出现海水大规模积聚,当涌进的海水在海底遇到阻力后,即翻回海面产生压缩波,形成长波大浪,并向四周扩散。这种下降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退潮现象。某些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上升,海水也随着隆起区一起抬升,并在隆起区域上方出现大规模的海水积聚,随后海水向四周扩散,形成汹涌巨浪。这种隆起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涨潮现象。

⑤海啸时掀起的狂涛骇浪,高度可达十多米至几十米,形成“水墙”,时速可达数百千米,形成“四海翻腾云水怒”的惊人奇观。另外,海啸波长很大,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能量损失很小。海啸到达岸边,“水墙”就会以摧枯拉朽之势冲上陆地,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海啸能裹挟着重达数吨的岩石及般只、废墟等杂物,向内陆扫荡数千米,甚至会沿着入海的河流逆流而上,沿河地势低洼的地区会被淹没。

⑥通常,如果岸边的海水出现异常的增高或降低,则预示着海啸即将来临,岸边的人应尽快转移。海啸的排浪与通常的涨潮不同,海啸的排浪非常整齐,浪头很高,像一堵墙一样,看到这样的排浪,必须立即设法逃生。海啸到达前会发出频率很低的吼声。与通常的波涛声完全不同。在海边旅游,如果听到奇怪的低频涛声,应当尽快撤离。

小题1:全文从哪四个方面说明了海啸?(4分)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能否去掉?为什么?(4分)

发生在海底的地震火山爆发,宇宙天体撞击等,都可能引起海啸。

小题3: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说明了什么内容?(4分)

小题4:地震引发海啸需要具备的主要条件是什么?(请用原文原话回答。)(2分)

小题5: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3分)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