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材料的能力、表达能力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资料  1.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最近开展了一次“社会诚信”专项调查,大多数接受调查者认为,卫生领域最大的社会诚信问题是医院药品价格虚高。  由此可见,药价虚高已经成为卫生领域最突出的社会诚信问题。记者最近在采访时了解到,南宁市一位老人在得知平价药店开业后前来买药,发现同种药品医院的价格比平价药店贵了差不多一倍,而此前这位老人为了治疗自己的慢性病长期在某知名医院买药,想起自己多年来在药品上花掉这么多的冤枉钱,饱经沧桑的老人忍不住流下了眼泪。随着平价药店的纷纷出现,医院药价的水分大白于天下,医院的社会公信力也将面临更大的考验。  2.在金融方面。长期以来,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主要来自于金融系统的贷款,但近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企业和个人借改制逃废金融债务和违约拖欠贷款的情况频繁发生,而且越演越烈。社会信用的缺失,借款人缺乏还款意愿,信用道德水平低下,导致银行不良资产增多,银行有钱不敢放贷,企业资金有效需求不足,一方面导致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比例上升,严重挫伤了金融机构贷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使得那些善良的担保企业和个人蒙受巨大损失,对其它企业或个人贷款担保要负连带责任故而望而却步。社会信用缺失,影响了银行与企业、银行与政府的关系,挤压了银行和企业的发展空间,恶化了金融运行环境。  3.《人民日报》曾报道,广东高校助学贷款遭遇尴尬,有些高校助学贷款的还贷违约率超过20%,令学校和银行方面有苦难言。在此之前,南方日报已“独家报道”了同一题材,指出因为违约率高,从这个学期开始,有关银行已经暂停了部分高校的助学贷款。  4.统计显示,从2001年4月到2004年10月底,仅国家质检总局就查获假冒伪劣产品货值111亿元。保守的估计认为,当前市场上假冒产品总量货值最低也高于 1370亿元。中国每年因信用缺失而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达5855亿元,相当于财政收入的37%,其中假冒伪劣产品带来的损失达2000亿元。  5.令人头疼的是,假冒伪劣现象已经跨越了经济领域向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蔓延,其危害则难用简单数字来衡量。近来,中国的书店里出现了一些盗用国外畅销图书的书名而内容纯属他人杜撰的伪书,令文化界人士大为震惊。  如果伪书的出现仍属个案,那么假文凭的泛滥则已非常猖獗。根据最近的一次全国性调查,国内填写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比国家实际培养的人数多出50万,这就意味着至少有50万人可能持有假文凭或伪学历。  这让人们把怀疑的目光投向了知识分子、政府官员等有较高文化素养的道德楷模阶层。去年底,中央有关部门公布了两年来对县处级以上干部清查假文凭的结果,每 40人就有1人的文凭有问题,有的省持有假文凭者竟达到总清查人数的20%。  6.今年全国将有338万大学生进入求职者的行列,再加上去年尚未就业者,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在供需双方的对弈中处于弱势的毕业生们要想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自是要使尽浑身解数。其中就包括因压力而变形的个人求职推荐表。不管真实情况如何,一律写成英语六级,计算机国家二级;在校期间从未担任过学生干部,求职表中就成了班委会委员或团委、学生会干部,或是莫须有的某学生社团负责人,甚至还发生过一所高校有四十多个学生会副 * * 的笑话。  7.岁末年初,又到了下指标和报数据的时候,“数字作假”照例成为媒体聚焦热点,今年更甚。从媒体的报道看,许多地方的“数字作假”非但没有收敛,反有增加之势。财政部日前公布了一项抽查结果,数据表明,资产不实比例在1%以上和利润不实比例在10%以上的分别占全部被抽查单位的50%和51%!  8.据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资料,仅今年上半年全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就查处了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厂家、店铺10756家,捣毁制假窝点304个,查获假冒伪劣商品标值10459.5万元。而被假冒的产品多为名优产品,几乎每一种质量信誉好、适销对路的名优产品,都将在市场上面对假冒产品的冲击,有的甚至同时面对几种、十几种假冒产品。  据悉,目前广东省假冒伪劣商品不仅品种多,数量大,而且制假售价更具隐蔽性、欺骗性。假冒伪劣商品从食品、药品、日用百货等生活消费品到种子、化肥、钢材、水泥等重要生产资料;假冒伪劣有明显的区域性扩展蔓延倾向。而在打假声势不断壮大的情况下,违法分子为了逃避打击,采取各种名义欺骗、蒙蔽群众,以集资、内部股份合作、分散生产工艺流程等形式,想方设法减少制假、售假风险,降低违法成本,而且手段、技术越来越“高明”,增加了识别、打假难度。  9.除了假球、黑哨、兴奋剂三大引起公愤的毒瘤,体育界还有一些不正之风需要正视。去年底,中国足协曾公布了一批超龄小球员的名单。虚报年龄,以大打小不仅足坛有,其他项目中也几乎成为公开秘密。在一些省内运动会中,经常出现陌生面孔,借人也是某些地方创造成绩的高招。每逢国际大赛,一些优势项目的运动员选拔总是成为敏感话题。虽然近年来各项目都建立了选拔体系,但人为因素仍然存在,也就有“公关”的可能。  近年来,体育界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打击不正之风,一些幕后新闻曝光也正是严厉打击的结果。但只要有名利的诱惑,总会有以身试法者。如今竞赛监察委员会的适时成立,必将对铲除这些毒瘤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10.汽车配件的选购,是决定汽车维修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目前汽车配件市场混乱,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让人真假难分、良莠难辨;加之多数用户缺乏对配件质量的检测手段,只能从产品包装外观、规格尺寸等方面进行选用,不可能对其内在质量进行检测或化验,致使假冒伪劣配件畅通无阻,严重影响了汽车维修质量,给用户造成严重损失,而且危及行车安全,误国误民。  车辆装用假冒伪劣配件,使得用户叫苦不迭,轻者返工复修造成经济损失;重则危及行车安全,甚至造成交通事故。假冒配件泛滥之势有增无减,已成为行业的一种公害。

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200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

答案

参考答案:助学贷款:如何把好事办好 的确,对寒门学子来说,国家助学贷款是一场及时雨。它洒向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研究生和第二学位学生中的经济困难者:无需提供担保、抵押,只需负担50%的利息,其余50%由财政贴息;可以在毕业后还款,也可在学习期间偿还。它是国家为帮助经济困难学生而采取的最有深远意义的措施之一。 1999年国家助学贷款开始推出后的3年时间里,国家助学贷款的合同金额就已达30亿元,共帮助35.1万名贫困生圆了大学梦。但是,与经济困难学生的需求相比,“及时雨”似乎还可以更大一些。据教育部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银行已审批贷款人数占申请贷款学生人数的 31.2%,换言之,近70%的申请者还是拿不到助学贷款。商业银行不敢敞开口子放贷,其实也有自己的难处:国家助学贷款有较多的政策性要求,但并不是政策性贷款,银行也得掂量掂量贷款的风险。学生毕业后流向天南地北,银行又没有担保人、抵押物攥在手上,风险还真有。为了推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广泛、健康、持续地开展,今年中国人民银行、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有关方面各尽其责,建立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防范机制。 银行:风险防范机制须完善 工商银行北京海淀支行是北京市发放国家助学贷款最多的银行之一,目前已为6867名学生发放了贷款,合同总额1.07亿元。但助学贷款风险也存在,在北京工行以前的贷款申请表上,只要求学生填写本人的联系方式。现在表格中赫然增加了父母姓名、居住地址、工作单位、家庭电话等栏目。贷款为啥收不回来50%以上的情况是根本联系不上。因为学生留给银行的寻呼机,手机在毕业之后不是停机就是换号。而有了父母的通讯信息,就能及时掌握借款学生家庭经济收入及其子女毕业去向。我们现在信用和文化程度并不完全成正比,如果缺乏制度约束,即使是高学历的人才也会失信,所以,还得不断完善风险防范机制。 学校:呼唤覆盖全社会的信用体系 说起还款,说实话,学校加强诚信教育,配合银行做工作,这些都是责无旁贷的。但也要看到,学生毕业之后成了社会的人,应当建立一个覆盖全社会的强有力的信用体系来约束他们。 国家助学贷款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应当想方设法办好。为了更好地激发银行的放贷积极性,近期应当不断落实、完善、创新已出台的风险防范机制。央行、教育部和各商业银行正在着手建立未按期归还国家助学贷款情况的通报制度。对于未按期还贷超过一定期限的毕业生,将采取通报毕业学校协助催收、通报公安部门协助催收、在媒体上公开曝光等措施。 从长远看,应当加快建设覆盖全社会的个人征信系统,让守信者享受便利,让失信者声誉扫地,付出代价。

实验题
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