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需求管理的目的是确保各方对需求的一致理解,管理和控制需求的变更,从需求到最终产品的双向追踪。项目的需求管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项目的成败。项目的需求管理流程主要包括制定需求管理计划、求得对需求的理解、求得对需求的确认、管理需求变更、维护对需求的双向跟踪、识别项目工作与需求之间的不一致等。
请围绕“大型信息系统项目的需求管理”论题,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结合你承担的项目,从制订需求管理计划、需求变更管理和需求跟踪等三方面论述需求管理应实施的活动。
参考答案:论文的第二部分是体现你的项目管理理论的精华所在。本部分要求结合你从制订需求管理计划、需求变更管理和需求跟踪等三方面论述需求管理应实施的活动。
(1)“需求”指的是由项目接受的或项目产生的产品和产品构件需求,包括由组织征集的对项目的需求。这种需求既有技术性的,也有非技术性的。所有与需求直接相关的活动通称为需求工程。需求工程的活动可分为两大类:①需求开发,其目的是通过调查与分析,获取用户需求并定义产品需求;②需求管理,其目的是确保各方对需求的一致理解、管理和控制需求的变更、从需求到最终产品的双向跟踪等。
(2)通常,需求管理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①制订需求管理计划。需求管理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需求管理软/硬件资源、需求跟踪矩阵和需求变更请求表等。由项目经理审批该计划。制订需求管理计划,以便需求管理人员按计划开展需求管理工作,并保持需求管理工作的一致性。
②获取对需求的理解,即确认需求,设法理解需求提供者提出的这些需求的含义。
③获取对需求的承诺。这个特定实践实现从各个项目参加者处求得对需求的承诺。
④管理需求变更。这个特定实践实现了各项需求在项目推进期间发生演变的同时,对需求的变更进行管理。
⑤维护对需求的双向跟踪性。这个特定实践维护了在需求与项目计划和工作产品之间的双向跟踪性。其目的在于维护对每个产品分解层的双向跟踪性。
⑥识别项目工作与需求之间的不一致。这个特定实践识别项目计划和工作产品与需求之间的不一致之处,并且启动纠正措施。
(3)制订需求管理计划的主要步骤是:①建立并维护需求管理的组织方针;②确定需求管理需使用的资源;③分配责任;④培训计划;⑤确定需求管理的项目干系人,并确定其介入时机;⑥制订判断项目工作与需求不一致的准则和纠正规程;⑦制订需求跟踪性矩阵;⑧制订需求变更审批规程;⑨制定审批规程。
(4)通常,需求变更管理过程包含以下3个基本阶段:①问题分析和变更描述;②变更分析和成本计算;③变更实现。
为了使项目团队能够严格控制项目,需求变更管理应确保以下事项:①应仔细评估己建议的变更;②挑选合适的人选对变更做出决定;③变更应及时通知所有涉及的人员;④项目要按一定的程序采纳需求变更等。
管理需求扩展的第一步是:将新系统的视图、范围和限制等进行文档化并作为业务需求的一部分。控制需求扩展的另一个有效技术是原型法。该方法能够给用户提供预览所有可能的实现,以帮助用户与开发者沟通从而准确地把握用户的真实需求。
需求变更控制过程应该包括对变更控制策略、变更控制步骤、变更控制状态报告、变更控制工具等4个方面的论述。
需求变更控制委员会(CCB)可能包括以下方面的代表:①产品(或计划)管理部门;②项目管理部门;③开发部门;④测试(或质量保证)部门;⑤市场部(或客户)代表;⑥制作用户文档的部门;⑦技术支持部门;⑧帮助桌面(或用户支持热线)部门;⑨配置管理部门等。论述时可根据你所参与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内容的增删。
需求变更活动的以下方面值得考虑:①接受、未作决定、结束处理的变更请求的数量;②已实现需求变更(包括增、删、改)的合计数量(也可以用在基线上占需求总数的百分比来表示);③每个方面发出的变更请求的数量;④每一个已应用的需求(是指已划过基线)建议变更和实现变更的数量;⑤投入处理变更的人力、物力等。
(5)需求跟踪是指跟踪一个需求使用期限的全过程,即从需求源到实现之间的生存期。其目的是建立与维护“需求—设计—编程—测试”之间的一致性,确保所有的工作成果符合用户需求。本部分可以从需求跟踪的目的、需求跟踪能力矩阵、需求跟踪能力工具、需求跟踪能力过程和需求跟踪能力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论述。
影响分析是需求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分析可以提供对建议的变更的准确理解,帮助做出信息量充分的变更批准决策。通过对变更内容的检验,确定对现有的系统做出是修改或抛弃的决定,或者创建新系统以及评估每个任务的工作量。进行影响分析的能力依赖于跟踪能力数据的质量和完整性。本部分还可以从影响分析过程和影响分析报告模板两方面进行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