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阅读以下说明和C函数,填充函数中的空缺。
[说明]
已知两个整数数组A和B中分别存放了长度为m和n的两个非递减有序序列,函数Adiustment(A,B,m,n)的功能是合并两个非递减序列,并将序列的前m个整数存入A中,其余元素依序存入B中。例如:

合并前 合并后
数组A的内容 1,9,28 1,4,7
数组B的内容 4,7,12,29,37 9,12,28,29,37
合并过程如下:从数组A的第一个元素开始处理。用数组B的最小元素B[0]与数组A的当前元素比较,若A的元素较小,则继续考查A的下一个元素;否则,先将A的最大元素暂存入temp,然后移动A中的元素挪出空闲单元并将B[0]插入数组A,最后将暂存在temp中的数据插入数组B的适当位置(保持B的有序性)。如此重复,直到A中所有元素都不大于B中所有元素为止。
[C函数]
void Adjustment(int A[],int B[],int m,int n)
/*数组A有m个元素,数组B有n个元素*/
int k,temp;
for(i=0;i<m;i++)

if(A[i]<=B[0]) continue,
temp=______;/*将A中的最大元素备份至temp*/
/*从后往前依次考查A的元素,移动A的元素并将来自B的最小元素插入A中*/
for(k=m-1;______;k--)
A[k]=A[k-i];
A[i]=______;
/*将备份在temp的数据插入数组B的适当位置*/
for(k=1;______&&k<n;k++)
B[k-i]=B[k];
B[k-1]=______;

答案

参考答案:temp

解析:本题考查C语言中数组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根据程序段中的注释,第一空处将数组A中的最大元素备份至temp。由于A中存放了长度为m的非递减有序序列,其最大元素为第m个元素,因此,第一空处应填入:A[m-1]或其等价表示。
程序段接下来的for循环实现从后往前依次考查A的元素,移动A的元素并将来自B的最小元素插入A中。由于B的最小元素插入到A[i]和A[m-1]之间,因此,第二空处的循环控制条件应填入:k>i。第三空处将B的最小元素b[0]插入到适当的位置,因此应填入B[0]或其等价表示。
程序段的最后一个for循环实现将备份在temp的数据插入数组B的适当位置。在将temp插入到B中时,须保持B的有序性,因此,第四空处应填入:temp>B[k]。第五空处实现将temp插入到B中,因此应填入temp。

不定项选择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渴望苦难

马丽华

①藏北是充满了苦难的高地。寸草不生的荒滩戈壁居多。即使草原,牧草也矮小瘦弱得可怜。一冬一春是风季,狂风搅得黄尘铺天盖地,小草裸露着根部,甚至被席卷而去。季候风把牧人的日子给风干了;要是雨水不好,又将是满目焦土。夏天是黄金季节,贵在美好,更贵在短暂。草场青绿不过一个月,就渐渐黄枯。其间还时有雹灾光临。游牧的人们抗灾能力极低,冬季一旦有雪便成灾情。旧时代的西藏,逢到雪灾就人死畜亡。我在此采访中听藏族老人讲述得多了。翻阅西藏地方历史档案的灾异志,有关雪灾的记载也多。那记载是触目惊心的,常有“无一幸免”、“荡然无存”字样。半年前的一场大雪,不是一阵一阵下的,是一层一层铺的。三天三夜后,雪深达一米。听说唐古拉一线藏北地区大约二十五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域蒙难。不见人间烟火,更像地球南北极。听说牧人的牛马大畜四处逃生,群羊啃吃帐篷,十几种名贵的野生动物,除石羊之外,非死即逃。只有乌鸦和狼高兴得发昏,它们啄牲畜的眼睛,争食羊子的尸体……

②山那边的重灾区多玛,正处于哺育了中 * * 的伟大母亲长江的源头。彼时,富庶美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们,如何知道那大江怎样从劫难中出发!古往今来,洁白无瑕的冰雪如同美丽的尸衣,缠裹着藏北高原,几乎在每一个冬季! 

③藏北高原之美是大美,是壮美;藏北高原的苦难也是大且壮的苦难。

④我读过一本译著中的一番话:科学成就了一些伟大的改变,但却没能改变人生的基本事实。人类未能征服自然,只不过服从了自然,避免了一些可避免的困难。但没能除绝祸害。地震,飓风,以及类似的大骚动都提醒人们,宇宙还没有尽入自己的掌握……事实上,人类的苦难何止于天灾,还有人祸;何止于人祸,还有个人难以言状的不幸。尤其是个人不幸,即使在未来高度发达了的理想社会里,也是忠实地伴随着人生!

⑤由此,自古而今的仁人志士都常怀忧国忧民之心。中国知识分子从屈原以来尽皆“哀民生之多艰”;中国之外的伯特兰•罗素也说过,三种单纯然而极其强烈的激情支配着他的一生。他说,那是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寻求,对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他说,爱情和知识把他向上导往天堂,但怜悯又总是把他带回人间。痛苦的呼喊在他们中反响、回荡。因为无助于人类,他说他感到痛苦。

⑥而这种痛苦无疑地充实了每个肯于思想、富于感情的人生。或许也算一种生活于世的动力。

⑦这或许正是对于苦难所具特殊魅力的注解。

⑧在唐古拉山的千里雪风中,我感悟了藏北草原之于我的意义,理解了长久以来使我魂牵梦绕的、使我灵魂不得安宁的那种极端的心境和情绪的主旋律就是——渴望苦难。

⑨渴望苦难,就是渴望暴风雪来得更猛烈一些,渴望风雪之路上的九死一生,渴望不幸联袂而至,病痛蜂拥而来,渴望历尽磨难的天涯孤旅,渴望艰苦卓绝的爱情经历,饥寒交迫,生离死别……渴望在贫寒的荒野挥汗如雨,以期收获五彩斑斓的精神之果,不然就一败涂地,一落千丈,被误解,被冷落,被中伤。最后,是渴望轰轰烈烈或是默默无闻的献身。

⑩缺乏苦难,人生将剥落全部光彩,幸福更无从谈起。

1、作者在第1段中是从哪些方面来展现藏北高原的苦难的?请根据文意进行概括。(4分)

答:

2.如何理解第5段“爱情和知识把他向上导往天堂,但怜悯又总是把他带回人间’’这句话的含义?(4分)

答:

3.根据文中作者对苦难的描写和渴望,分析苦难对于人生的意义。(6分)

答:

4.认真阅读本文,从语言的角度,写一段不少于60字的赏析性文字。(6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