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中国公民张某2009年1~12月的收入情况如下:
(1)每月取得工资4500元,12月份办理内部退养手续,提前20个月退休,从原单位取得一次性收入25000元;
(2)当年装修房屋提取公积金45000元;
(3)7月份将市区内闲置的一处商业用房出租,租期1年,每月租金2000元,房产原值70万元,当地政府规定减免比例为30%,已缴纳了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和房产税(印花税忽略不计)。8月发生漏雨修缮费600元;
(4)受邀请提供培训收入20000元,从中先后拿出6000元、5000元,通过国家机关分别捐给了农村义务教育和贫困山区;
(5)甲企业有三项债权打包拍卖(债务人A欠20万元,债务人B欠30万元,债务人C欠50万元),张某从拍卖会上以70万元购买该打包债权。经催讨,将B债务人的所有欠款收回,收回价款24万元;
(6)5月将2007年12月购入的原价100万的普通住房,以140万元价格出售;
(7)在美国讲学取得收入18000元,取得股息所得35000元,已分别缴纳了个人所得税3000元和6000元。
(注:城建税税率为7%,教育费附加税率为3%,除上述明确的税种外,不考虑其他税种)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按下列序号计算回答问题,每问需计算出合计数:
1.计算1~12月工资薪金及内部退养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答案

参考答案:1~11月工资薪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4500-2000)×15%-125]×11=2750(元)
内退收入及12月工资应纳个税
25000÷20+4500-2000=3750(元),税率为15%,速算扣除数为125
应纳个税合计=2750+(25000+4500-2000)×15%-125=6750(元)

材料分析题

中国的崛起改变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同时中国经济地域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我国在吸引外资的近30年间,一个总体趋势是外资持续、大量地进入中国。我国利用外资呈现出以下特点和趋势:1.投资规模不断扩大,2.投资方式由中外合资为主转变为外商独资为主。4.投资区域主要集中在东部,但中西部地区投资在逐渐加大。在20世纪80年代,90%以上的外商直接投资分布在沿海地区。在90年代,这个指标略有改善,但基本状况并没有明显变化。截止到2002年底,外商在华累计投资中,在86%的资金投在东部沿海地区,仅有14%的资金投向中西部。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和珠三角地区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非均衡发展,资源短缺、产业同构、产业过度集聚等问题日益严重, 积极推进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实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试分析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落后于东部的原因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外商在华投资办厂对东部地区的本土企业有何不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08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和珠三角积极推进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简述“产业转移”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面对新一轮产业转移,中西部地区该如何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