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二)宏远公司2010年6月初固定资产期初余额为4 300 000元,累计折旧期初余额为230 000元(其中6月初生产车间计提的折旧额为62 000元,管理部门计提的折旧额为15 000元),6月和7月发生经济业务如下:(1)6月3日,自行购建的生产设备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且办理了竣工结算手续,结转成本为150 000元,按规定该设备年计提折旧额为30 000元。(2)6月15日,财务室购人一台税控设备,买价36 000元,增值税税额6 120元,用申请的银行汇票45 000元支付货款,另外发生安装调试费3 000元,其他支出1 000元,签发转账支票支付。设备当月投入使用,每月计提折旧600元。(3)6月30日,进行财产清查,盘亏生产设备一台,账面原值25 000元,已提折旧15 000元,该设备每月计提折旧600元,经批准予以转销确认为企业损失。(4)7月8日,生产用一台设备达到使用年限,账面原值60 000元,经批准作报废处理,该设备每月计提折旧1 000元。(5)7月30日,管理部门发现八成新账外设备一台,市场同类价格为20 000元,经批准按盘盈设备处理,该设备每月计提折旧费550元。要求根据上述材料,回答1~5题:

宏远公司8月初固定资产可计提折旧的账面原值为( )元。

A.4 465 000

B.4 405 000

C.4 421 000

D.4 450 000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解析】宏远公司8月初固定资产可计提折旧的账面原值为=7月初固定资产可计提折旧的账面原值+7月增加固定资产-7月减少固定资产=(4 300 000+150 000+40 000—25 000)-60 000+20 000×80%=4 421 000(元)。

材料题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 1978年安徽省小岗生产队签订的全国第一份包干合同书

图二 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肯定了“双包”(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制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

图三1983年重庆开始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无法处理)

图四1989年7月1日《人民日报》关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报道

材料二 1978年和2006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比较

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开支与家庭消费支出总额之比,它能够说明(反映)家庭生活水平的程度。

材料三 到21世纪初,在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99%。

材料四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中国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请回答:

(1)新时期的中国改革是逐步推进、不断深化的。结合材料一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三、四,概括指出改革给中国带来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