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Ⅰ.阅读下列材料,用心理学的动机理论来分析李老师的问题出在哪里,如何解决。
李老师是一位极负责任的年轻教师。在教育中他非常注意用奖励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每次作业、测验和考试,他都给予一定的奖励。在奖励措施实施之初,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但是后来李老师发现,奖励好像不起作用了。李老师对此很困惑。
Ⅱ.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红星中学的王校长发现,学生们开始迷上电脑游戏了。一些学生在放学后经常光顾学校附近的黑网吧,课余时间经常聚在一起讨论玩网络游戏的心得,甚至在上课的时候也通过传递纸条、讲小话等方式进行交流,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秩序,迟到、早退、逃课等现象屡屡发生。一段时间后,王校长进一步发现,这些现象越来越多,就连以往学习刻苦努力的徐帆也开始沉迷网络了。对此,王校长打算采用观察法对红星中学学生的网络生活状况进行了解和研究,以找出解决该问题的办法。但是,负责学校科研工作的李博士认为,单单采用观察法来研究该问题是不够的,而应该结合个案调查、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来研究该问题,才能找到出现该问题的真实原因和解决对策。最后,王校长采纳了李博士的建议。
(1)结合案例,对李博士建议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2)请为王校长制订一份研究计划,计划至少要包括该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三个方面。

答案

参考答案:Ⅰ.(1)李老师的问题出在两个方面:
第一,李老师没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促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进行的一种内部启动机制。它与学习活动可以相互激发、相互加强。学习动机一旦形成,就会自始至终,贯穿于某一学习活动的全过程。李老师在最开始通过奖励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但是学生并没有因此形成一种学习动机。
第二,李老师的行为只是对学生原有学习动机的一种强化。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认为:动机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冲动力量,并特别重视用强化来说明动机的引起与作用。在李老师看来,奖励可以使人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某种反应重复的可能性。学生学习行为是为了获得某种奖励。李老师的行为注意到了强化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但是它过分夸大了学习过程中外部力量的作用,而忽视了学习者自身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因而是不合理的。
(2)鉴于对李老师问题的分析,建议李老师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①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和求知兴趣。
②坚持以内部动机作用为主,外部动机作用为辅。
③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给予恰当的评定。
④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⑤合理设置课堂环境,妥善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⑥妥善进行奖惩,维护内部学习动机。
⑦适当进行归因训练,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⑧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⑨注意内外动机的互相补充,相辅相成。
Ⅱ.(1)教育观察使教育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考查学生或教育现象的一种方法。观察法简单易行、不会妨碍王校长的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也不会对学生的行为产生干扰,可直接客观地获得关于对象的事实性资料。对于学生迷恋电脑游戏这一问题,采用观察法来研究是可行的。但是,只采用观察法作为研究方法,显然很难发现学生迷恋电脑游戏的真正原因。因为,观察法有明显的缺点,比如存在不能判断“为什么”等这类因果关系的问题,只能说明“有什么”或“是什么”的问题等等。因此,要结合多种研究方法,以相互弥补各种研究方法的缺点。因此,王博士的建议是合理且可行的。
(2)研究目的与意义:探究学生迷恋电脑游戏的深层原因,并对网游成瘾的学生提出积极的干预措施。
研究内容:目前红星中学学生打游戏的现状(包括学生比例、游戏的类型、游戏的时间、游戏的频率等事实资料);学生刚开始打游戏的动机何在;后来沉迷于网游的原因又是什么;如何对网游成瘾的学生进行积极干预。
研究思路:采用课堂观察法,大致了解网络游戏成瘾学生的基本情况;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学校学生进行大范围的调查,进一步了解学生打游戏的情况、原因;采用访谈的形式对徐帆等好同学以及部分成绩较差同学进行个别访谈,以获得更深入的解释性资料;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提出合理的矫正方案,反复行动、观察、反思,最终解决学生的网游瘾问题。

写作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