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改革是重要的社会活动,对历史的影响十分复杂,关于一场改革的评价,往往众说纷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南宋读书人:王安石趋利而不知义,尽黜先儒之说,聚敛害民,剥民兴利。
现代学者:王安石运用行 * * 力量排斥一般兼并而自为兼并,扩大了国家赢利性经营规模,官营经济体系由此发达,民间工商业经济发展受到抑制。通过这一次强化专制集权,一个本来已经有可能走向开放和民主的社会体制,又逆转回去了。
——摘编自马立诚《历史的拐点》
(1)材料中南宋学者和现代学者对王安石变法进行批评的出发点和实质有什么不同?(8分)
(2)南宋学者和现代学者对王安石批评角度不同的原因是什么?,从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6分)
(1)侧重点:①南宋学者重点是批评王安石变法为了富国而具有功利性,掠夺人民财富,废除儒家传统学说;
②现代学者重点是批评王安石加强经济集权和国家垄断干预经济压制了社会活力,阻碍了开放民主社会体制的发展。(4分)
实质:①南宋学者批评王安石的实质是维护传统儒家思想的民本、先义后利等传统思想美德;
②现代学者批评王安石的实质是主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反对政府垄断经济和过度干预经济。(4分)
(2)原因:①所处时代不同,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1分)
②南宋的学者处在封建社会时期,站在大地主立场,一切从维护地主阶级利益出发;(2分)
③今天的学者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站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重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方向。(2分)
启示:①每个时代对王安石的评论,都是从自己的时代需要出发,表达了不同的时代认知与探求;
②我们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客观公正的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任一点2分)
题目分析:(1)仔细分析材料“王安石趋利而不知义,尽黜先儒之说,聚敛害民,剥民兴利”就可以看出南宋学者对王安石变法的认识。现代学者认为“用行 * * 力量排斥一般兼并而自为兼并,扩大了国家赢利性经营规模,官营经济体系由此发达,民间工商业经济发展受到抑制”由于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使得商品自由发展的情况在宋代被断送。南宋学者与近代学者评价王安石变法的角度不一样。(2)评价王安石变法角度不同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时代和阶级的不同决定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待历史人物的评价,往往具有时代和阶级的烙印,因此应该坚持具体的、历史的对人物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