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1949年我国私营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项目 | 占全国经济的 | |
工业 | 63% | |
商业 | 批发 | 67% |
零售 | 83% |
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的地位
项目 | 公有制经济 | 私有制经济 |
工业总产值 | 100% | 0 |
商业零售额 | 95.8% | 4.2% |
1989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的地位
项目 | 公有制经济 | 个体经济 | 私有制经济 |
工业总产值 | 61.7% | 34.8% | 3.44% |
商业零售额 | 72.4% | 18.6% | 9% |
请回答:
(1)材料1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对此,建国初期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当时采取这些政策的目的何在
(2)材料2反映出1956年我国经济结构有何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本质问题
(3)对照材料2,分析材料3中我国的经济结构又有什么变化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指出变化的理论依据。
答案
参考答案:(1)现象:私人资本主义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政策:进行了合理调控。目的:引导它们健康有序地发展,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作贡献。
(2)变化: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主导地位。原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结论:生产资料私有制基本消灭,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3)变化: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原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依据: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的多层次性和不发达性,决定了生产关系也应具有多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