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宋神宗诏曰:天下商旅物货至京,多为兼并之家所困,往往折阅(减价出售)失业。宜出内藏库钱帛,选官于京师置市易务。

材料二 中书奏:遇有客人物货出卖不行,许至务中投卖,勾行人与客观人平其价。据行人所要物数,先支官钱买之。以抵当物力多少,许令均分赊清。

材料三 魏继忠上言:宜假钱别置,不至伤商;贵而稍损价出之,令不至害民,出入不失其平,因得余息以给公上,则市场不至于腾踊,国用以足也。

(1)材料一反映北宋什么社会现象?(5分)

(2)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北宋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并说明这些措施有什么结果?(7分)

答案

(1)北宋中期大商人囤积居奇,操纵市场,哄抬物价牟取暴利,兼并中小商贩,阻碍商品交换。(5分)

(2)设市易务。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买出。(3分)

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商人囤积居奇的现象,有利于物价稳定和商品交流,增加政府收入。(4分)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中的市易法,考查阅读材料提取信息和运用课本知识的能力。

第(1)问据材料一概括,通过阅读确定反映社会现象的主要语句:“多为兼并之家所困,往往折阅(即减价出售)失业。”措施也能据材料一得出。第(2)问“结果”首先据材料回答,从材料二可以得出“抑制了商人囤积居奇现象”,从材料三可以得出“控制了市场物价、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然后据课本知识回答“由于保守派反对,最后这些措施被废除。”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王安石变法中的市易法,考的比较细。考试中往往考查的是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目的和影响等。王安石是在北宋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危机的情况之下进行的,主要内容就是理财上。包括:青苗法、募役法、保甲法、保马法等,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宋中期的财政危机;但是遭到了大官僚的抵制最终失败。

问答题 简答题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