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问题1】
如果在网络设计过程中划分了很多VLAN,则可采用VTP来简化其管理。交换机管理IP地址只能创建在 (1) 中,而VTP信息只能在 (2) 端口上传播。共享相同VLAN数据库的交换机构成一个 (3) 。不同交换机平台、不同的IOS版本支持的VLAN数量不同,从图6-18所示的输出信息可知,交换机SwitchA允许用户创建的VLAN数最多可达 (4) 个。

答案

参考答案:(1) VLAN 1 (2) Trunk
(3) VTP管理域 (4) 63

解析:这是一道要求读者注意配置VLAN时一些常见问题的分析理解题。本题所涉及的知识点有:
1)进行VLAN配置时,VLAN1不能创建、删除或重命名,并且交换机本身的管理IP地址只能创建在VLAN1中。
2)VLAN干道协议(VTP,VLAN Trunk Protocol)的功能是用来使VLAN配置信息在交换网内其他交换机上进行动态注册的一种链路层协议,它可简化局域网中交换机的配置、维护管理工作。在一台VTP Server上配置一个新的VLAN信息,则该信息将自动传播到本域内的所有交换机,从而减少在多台设备上配置同一信息的工作量,且方便了管理。VTP信息只能在Trunk端口上传播,即VTP信息和CDP信息只在VLAN1传播。
3)任何一台运行VTP协议的交换机可以工作在3种模式:VTP Server、VTP Client及VTP Transparent。其中,工作在VTP Server模式的交换机将维护该VTP域中所有VLAN信息列表,可以增加、删除或修改 VLAN。工作在VTP Client模式的交换机也维护该VTP域中所有VLAN信息列表,但不能增加、删除或修改VLAN,任何变化的信息必须从VTP Server发布的通告报文中接收。工作在VTP Transparent模式的交换机不参与VTP工作,它虽然忽略所有接收到的VTP信息,但能够将接收到的VTP报文转发出去。它只拥有本设备上的VLAN信息。
4)对于VTP Server和VTP Client必须处于同一个VTP域,且一台交换机只能归属于一个VTP域。共享相同VLAN定义数据库的交换机构成一个VTP管理域。每一个VTP管理域都有一个共同的VTP管理域域名。不同VTP管理域的交换机之间不交换VTP通告信息。
5)从图6-18所示的“Maximum VLANs supported locally:64”输出信息可知,该SwitchA交换机支持的VLAN数量最多为64个。由于VLAN 1不能创建、删除或重命名,因此允许用户创建的VLAN数最多只有63(64-1=63)个。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使治乱存亡若高山之与深溪,若白垩之与黑漆,则无所用智,虽愚犹可矣。且治乱存亡则不然,如可知、如可不知,如可见、如可不见。故智士贤者相与积心愁虑以求之,犹尚有管叔、蔡叔之事与东夷八国不听之谋。故治乱存亡,其始若秋毫。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①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

楚之边邑曰卑梁,其处女与吴之边邑处女桑于境上,戏而伤卑梁之处女。卑梁人操其伤子以让吴人,吴人应之不恭,怒,杀而去之。吴人往报之,尽屠其家。卑梁公怒,曰:“吴人焉敢攻吾邑?”举兵反攻之,老弱尽杀之矣。吴王夷昧闻之,怒,使人举兵侵楚之边邑,克夷而后去之。吴、楚以此大隆。吴公子光又率师与楚人战于鸡父,大败楚人,获其帅潘子臣、小帷子、陈夏啮。又反伐郢,得荆平王之夫人以归,实为鸡父之战。凡持国,太上知始,其次知终,其次知中。三者不能,国必危,身必穷。《孝经》曰:“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楚不能之也。

鲁季氏与郈氏斗鸡,季氏之鸡不胜。季平子怒,因归郈氏之宫而益其宅。郈昭伯怒,伤之于昭公,曰:“禘③于襄公之庙也,舞者二人而已,其余尽舞于季氏。季氏之舞道,无上久矣。弗诛,必危社稷。”公怒,不审,乃使郈昭伯将师徒以攻季氏,遂入其宫。仲孙氏、叔孙氏相与谋曰:“无季氏,则吾族也死亡无日矣。”遂起甲以往,陷西北隅以入之,三家为一,郈昭伯不胜而死。昭公惧,遂出奔齐,卒于干侯。鲁昭听伤而不辩其义,惧以鲁国不胜季氏,而不知仲、叔氏之恐而与季氏同患也。是不达乎人心也。不达乎人心,位虽尊,何益于安也?以鲁国恐不胜一季氏,况于三季?同恶固相助。权物若此其过也,非独仲、叔氏也,鲁国皆恐。鲁国皆恐,则是与一国为敌也,其得至干侯而卒犹远。

(节选自《吕氏春秋•察微》)

注释:①臣妾,男女仆人。②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③禘(dì),古代帝王祭祀先祖的一种典礼。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过:过错

B.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拜:酬谢

C.国必危,身必穷穷:处于困境

D.公怒,不审审:仔细考察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使治乱存亡若高山之与深溪             B 取其金则无损于行

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C怒,杀而去之                         D 以鲁国恐不胜一季氏

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能够体现“治乱存亡须察其秋毫”的一组是

①且治乱存亡则不然,如可知、如可不知,如可见、如可不见

②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

③鲁人必拯溺者矣

④吴人应之不恭,怒,杀而去之

⑤无季氏,则吾族也死亡无日矣

⑥以鲁国恐不胜一季氏,况于三季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④⑤⑥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治世、乱世、生存、死亡,像可知,又像不可知;像可见,又像不可见。所以智士贤者都用尽心思去探求治乱存亡的征兆,以期做到明察秋毫。

B.子贡赎回了一个在诸侯做奴仆的鲁国人,但没有从国库中领取赎金;子路救了一个溺水的人,却收下了人家一头牛。孔子肯定了子路的行为,否定了子贡的做法。

C.吴、楚两国边境城镇百姓因采桑姑娘游戏中的误伤事件而引起摩擦,后来事态逐步恶化,引发了两国军事冲突,楚国损失惨重,连楚平王的夫人都被掳到吴国。

D.季氏和郈氏因玩斗鸡引起冲突,鲁昭公听信了郈昭伯对季氏的中伤后率领军队前去攻打季氏,结果被季、仲、叔三家联合打得大败,逃到齐国,最终客死于干侯。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