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15分)

材料一:在我们之前900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当王安石对神宗赵顼说“不加税而国用足”,他无疑的已知道可以信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之成长。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脱离了农奴依附身份的农民享有其他自由的农村居民同等的权利。结婚和处理自己的家庭事务勿需地主同意,不再任人买卖、典押或赠予。每个农民可以遵照自由农村居民有关法规,获得不动产和动产为私产,可以转卖、抵押和把它们作一般处理。

——据俄1861年《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的一般法令》

材料三 :19世纪末,年轻皇帝光绪意识到有必要对帝国进行一切彻底的改革。1898年夏,他颁发了一系列的改革法令,被称为“百日维新”。他们……建立新学校,传播欧洲的学风,鼓励西方式的生产方法,按西方式建立一支军队。

(1)有人认为王安石变法未完全做到“不加税而国用足”。请你说明理由。(4分)

(2)结合材料二,归纳脱离依附关系的农民获得的权利。(4分)据此指出“一般法令”收到近代欧洲哪些社会思潮的影响?(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百日维新”中维新派学习西方的主要措施(3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2分)

答案

(1)理由: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但执行过程中增加了百姓负担。(4分)

(2)权利:人身自由权、财产私有权。(4分)

思潮:人文主义、理性主义、自由主义(任答两个即可,每个1分,共2分。如答出“民主思潮”也可给1分。)

(3)措施:设立新式学校;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建立西式军队。(3分)

(4)认识:改革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或:改革具有多样性、复杂性(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分)。

题目分析:(1)理由需结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王安石变法”的相关内容进行回答,材料所说的是“青苗法”,回答需要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做辩证全面回答。

(2)第1问的权利从材料中“结婚和处理自己的家庭事务勿需地主同意,不再任人买卖、典押或赠予”可知是人身自由权,而“获得不动产和动产为私产,可以转卖、抵押和把它们作一般处理”可知财产私有权;第2问的影响需要结合所学来回答不难得出人文主义、理性主义、自由主义的结论,任答两个即可。

(3)措施只需要将材料中“建立新学校,传播欧洲的学风,鼓励西方式的生产方法,按西方式建立一支军队”概括为设立新式学校;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建立西式军队。提升至理论高度即可。

(4)认识只需回答朴实性答案即可,如:改革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改革具有多样性、复杂性;改革是解放生产力,是一场新的革命;改革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等。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