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材料1 美国政界干扰中海油收购优尼科的噪音正在逐渐提高调门,昨天,美国国会众议院高票通过两项议案,反对中海油收购优尼科。摘自2005年7月2日《京华时报》 材料2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表示,中海油撤回其对优尼科公司的收购要约。其主要原因并非经济因素。 中海油的宣布介绍,中海油曾经积极考虑进一步提高收购要约中的条件。如果不是由于美国的政治环境,应已付诸实施。中海油竞购交易宣布后,在英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政治上的反对声音,甚至要取消或更改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多年来行之有效的程序,这实在令人遗憾,也有失公道。中海油为完成此项商业目的的竞购,曾做出多项承诺,以消除美国监管当局可能的担心,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政治反对声就显得更加可叹,更为不合时宜了。这种非常遗憾的政治环境使中海油很难准确评估成功的几率,对中海油完成交易形成了很高的不确定性和无法接受的风险。尽管中海油不情愿,但不得不撤回其报价,这对优尼科的股东及员工来说无疑是非常不利的。摘自2005年8月5日《人民日报》 请回答: (1)中海油公司收购美国优尼科公司的商业行为说明了什么 (2)评介所谓“非经济因素”。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1)这次中海油收购美国优尼科公司,加上此前联想集团已成功收购美国IBM个人电脑业务,此后中石油收购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等事实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一批企业已从竞争中脱颖而出,做大做强。随着整体实力的逐步壮大,国际化和跨国化正在成为中国企业成长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具体体现。从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这是一个实质性的跨越。伴随着竞争范围的扩大,企业还需要应对更为复杂的政治因素。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经济关系决定了政治权力的分配,政治反过来又左右着经济行为的走向。西方学者往往有意无意在他们的理论和话语体系中,淡化国家和政治权力对市场的支配作用。其实,所谓的“自由主义市场”决定论的背后,同西方国家在当今世界的强势地位密不可分。中海油的案例表明,当国际资源和利益分配游戏出现新的参与者时,隐藏在“自由主义”外衣下的霸权、权力、意识形态等政治因素是不会保持沉默的。 此前,联想集团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时,同样受到美国有关部门的“安全审查”。这次中海油对优尼科的收购案,适逢美国“中国威胁论”明显升温之时,不仅触动了“中国威胁论”秉持者的敏感神经,也在一定程度上触及到了当代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背后的霸权基础,所以,从一开始便被政治化。虽然大多数美国能源经济学家和市场分析师并不认为中海油的收购作为企业的商业行为有什么政治意图,但美国“亚太战略利益”乃至“国家安全受到威胁”等论调足以垒起一道难以逾越的政治障碍。 这是根据全球化所拟的题目,企业走向全球化不是一帆风顺的,会面临各种复杂的情况,包括政治的、经济的等。这道题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命制的。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人不炼石成器

人有优良的品质,又有许多劣根性杂糅在一起,好比一块顽铁得在火里烧,水里淬,一而再,再而三,又烧又淬,再加千锤百炼,才能把顽铁炼成可铸宝剑的钢材,黄金也需经过烧炼,去掉杂质,才成纯金。人也一样,我们从忧患中学得智慧,苦痛中炼出美德来。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就是说,如果锻炼一个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坚忍的性格,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这是我们从人生经验中看得到的实情。谚语:“十磨九难出好人”,“人在世上炼,刀在石上磨”,“千锤成利器,百炼变纯钢”,“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都说明以上道理。

我们最循循善诱的老师是孔子。《论语》里孔子的话,都因人而发,他从来不用教条,但是他有一条最重要的教训。最理解他的弟子曾参,怕老师的教训久而失传,在《大学》章里记下老师二百零五字的教训。其中最根本的一句是:“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不就是锻炼自身吗?

修身不是为了自己一身,显了齐家、治国、平天下、平天下不是称王称霸。而是求世界的和谐和平。有的国家崇尚勇敢,有的国家高唱自由、平等、博爱,中华古国向来崇尚和气。“致中和”,从和谐中求“止于至善”。

要求世界和谐,首先得治理本国。要治国,先得齐家,要齐家先得修身。要修身,先得正心,就是说,要摆正自己的心,先得有诚意。也就是对自己老老实实,勿自欺自骗,不自欺,就得切切实实了解自己。要了解自己,就得对自己有客观的认识,所谓格物致知。

了解自己,不是容易的事。头脑里的智力是很狡滑的,会找出种种歪理来支持自身的私欲。得对自己毫无偏爱,像侦探侦察嫌疑犯那么窥伺自己,在自己毫无防备毫无遮掩的时候——例如在梦中,在醉中,在将睡未睡的胡思乱想中,或心满意足,得意忘形时,捉住自己平时不愿或不敢承认的私心杂念。在这种境界,有诚意摆正自己的心而不自欺的,则会憬然警觉。“啊!我自以为没这种想头了,原来是我没有看透自己!”一个人如能看明自己是自欺欺人,就老实了,就不偏护自己了,这样才会认真修身,修身就是管制自己的情欲,超脱“小我“,而顺从灵性良心的指导,能这样,一家子可以很和洽,家和万事兴。家家和洽。又国泰民安,这就可以谋求国际间的和谐共荣,双赢互利了,在这样和洽的境界,人类就可以齐心追求“至善”,这是孔子教育人民的道理,孟子继承、发挥并充实了孔子的理论,我上文所讲的,都属“孔孟之道”。

修身——锻炼自身,是做人最根本的要求,天生万物的目的,该是为了堪称万物之灵的人。但是天生的人,善恶杂糅,还需锻炼出纯正品色来,才有价值。这个苦恼的人世,恰好是锻炼人的处所,好比炼钢的工厂,或教炼运动员的操场,或教育学生的教室,这也说明,人生实苦确是有缘故的。

小题1:通读,全文中从哪几个方面谈人应谈“修身”?(4分)

                                                                                      

                                                                                

小题2:“修身不是为了自己一身,是为了齐身,治国,平天下。”这句话中的“不是…是”为什么不能删去?(2分)

                                                                               

                                                                               

小题3:联系全文,说说为什么要“修身”。(4分)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