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请围绕材料反映的“产能过剩”问题,结合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鲜明,主题明确,分析合理,论述深刻,语言流畅,文字不少于1000字。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参考例文 优化产业结构抑制产能过剩。 近几年来,一些行业产能过剩状态开始出现。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由于几年间的过分扩张,新建项目陆续建成投入生产,导致这些行业产品价格下跌、库存大幅增加、利润明显下降。产能过剩问题如果不抓紧解决,会进一步加剧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当前部分行业出现产能过剩的原因是多重的,可从两方面来考虑:一方面,从外部原因看,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外对钢铁、水泥等产品需求严重不足,我国钢铁等产品出口受损。同时,欧荚对我国无缝钢管进行“双反”调查更是加剧了钢铁等产品的出口困难。 另一方面,从内部原因看:其一,地方政府干预投资和经济增长的能力过强,地方间形成恶性投资竞争,使产能扩张难以抑制。尽管山西焦化行业已凸显产能过剩,河北、山东等省的焦化企业仍在扩张这一现象正透露了这一点。其二,我国垄断企业过多过大也是产能过剩的直接诱因。面对产能过剩的严峻形势,大中型企业仍顶风作案,投入资金扩张生产。过多过大的垄断企业也是产能过剩的一大“推手”。 随着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问题日渐凸显,政府及有关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规章和意见,再次强调了抑制产能过剩的重要性。要从根本上抑制产能过剩,必须优化产业结构,抑制产能过剩。 第一,应采取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的宏观调控方式,完善市场自发调节与政府调控双管齐下的调节机制,使能源过剩行业能够通过市场调节优胜劣汰、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对一些与中央大政方针相左的地方或个别企业应采取相应宏观调控手段,引导其步入正轨。 第二,转变地方政府落后发展观念,由注重CDP数量转到调整结构上来,从追逐政绩转向追求自主创新上来。地方政府干预投资和经济增长的能力过强,地方间形成恶性投资竞争,使产能扩张难以抑制,必须尽快调整地方政府观念,才能从根本上抑制产能过剩。 第三,结合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转移产能,形成参与国际产业竞争的新格局。比如我国钢铁业,技术相对成熟,到境外去建钢铁厂,可以减轻国内产能过剩,以及在能源、环境方面的压力。 最后,真正落实政府颁布的各项政策,贯彻信息发布制度、问责制等相关举措。产能过剩已经成为了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顽疾,但至今仍未得到有效抑制的重要原因就是相关政策执行能力不强。日前,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是对产能过剩问题作出的全面分析和科学判断,地方政府及相关行业应当在相关政策的指导下,切实贯彻执行中央精神,调整生产发展方式,实现产业优化升级,从根本上抑制产能过剩。

多项选择题
问答题

(二)

某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签订了某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合同,合同中约定:建筑材料由建设单位提供:由于非施工单位原因造成的停工,机械补偿费为200元/台班,人工补偿费为50元/日工;总工期为120d;竣工时间提前奖励为3000元/d,误期损失赔偿费为5000元/d。经项目监理机构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单位:d)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工程进行中,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对某一构件作破坏性试验,以验证设计参数的正确性。该试验需修建两间临时试验用房,施工单位提出建设单位应该支付该项试验费用和试验用房修建费用。建设单位认为,该试验费属建筑安装工程检验试验费,试验用房修建费属建筑安装工程措施费中的临时设施费,该两项费用已包含在施工合同价中。

事件二:建设单位提供的建筑材料经施工单位清点入库后,在专业监理工程师的见证下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合格。其后,施工单位提出,建设单位应支付建筑材料的保管费和检验费;由于建筑材料需要进行二次搬运,建设单位还应支付该批材料的二次搬运费。

事件三:①由于建设单位要求对B工作的施工图纸进行修改,致使B工作停工3d(每停一天影响30工日,10台班);②由于机械租赁单位调度的原因,施工机械未能按时进场,使C工作的施工暂停5d(每停一天影响40工日,10台班);③由于建设单位负责供应的材料未能按计划到场,E工作停工6d(每停一天影响20工日,5台班)。施工单位就上述三种情况按正常的程序向项目监理机构提出了延长工期和补偿停工损失的要求。

事件四:在工程竣工验收时,为了鉴定某个关键构件的质量,总监理工程师建议采用试验方法进行检验,施工单位要求建设单位承担该项试验的费用。

该工程的实际工期为122d。

问题

 

分析施工单位应该获得工期提前奖励,还是应该支付误期损失赔偿费。金额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