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阅读以下一组材料:
材料1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据英国媒体报道,伊拉克警方26日称,伊拉克首都巴格达25日发生的两起自杀式汽车炸弹爆炸事件,目前已造成155人死亡,500多人受伤,这是该国两年多来发生的最严重的一次袭击。
据悉,这两起爆炸袭击靠近伊拉克司法部办公楼和巴格达政府大楼。事发后,很多国家领导人对爆炸事件进行了指责,伊拉克官方称袭击是基地组织和被推翻的萨达姆政府的余党所为。
自从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至今,该国的暴力袭击事件已有所减少。但由于明年1月伊拉克将举行大选,因此有观察者认为爆炸和枪击事件可能还会增加。
——摘自新华网
材料2
英文《中国日报》10月22日国际言论版文章:伊朗、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三国交界的地带是连接中亚、南亚和中东的战略要冲,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价值。这一地区的和平与安全不仅关乎这三个国家的核心利益,而且对整个世界也意义重大。最近,该地区恐怖主义活动频发,国际社会对此予以了广泛关注。
最近几年,恐怖主义势力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一直活动猖獗。近来,巴境内的恐怖活动不断升级,塔利班已经连续袭击了巴基斯坦的几座大城市,本月早些时候竟然突袭了巴基斯坦陆军总部和巴联邦调查局的一个中心。恐怖主义袭击不仅造成了数百人的伤亡,还在民众中散布了恐慌情绪。20日,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又发生了两起针对大学校园的爆炸案。为了打击塔利班的气焰,巴基斯坦军队现在已经开始在巴阿交界的南瓦济里斯坦地区对塔利班进行大规模的清剿。这一地区山脉纵横,地势险要,长时间以来都是塔利班的重要基地。
——摘自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
材料3
美国的反恐新战略与过去的“反恐意识形态化”相比更加务实,但也面临许多考验。美军困守伊拉克、阿富汗塔利班卷土重来以及全球恐怖主义的肆虐蔓延已经让美国深陷反恐泥淖。奥巴马在欧洲要求盟友增兵阿富汗时遭遇的冷遇,以及他最近频繁走访伊斯兰国家成效不彰,都为其反恐新战略的有效推进蒙上了阴影。一旦在阿、巴的反恐不利及美军出现大量伤亡,美国国内右翼将会加紧对奥巴马的攻击,反恐新战略有可能半途而废,美国将重新走上军事为主的老路。
值得注意的是,奥巴马政府的反恐新战略虽然放弃了“全球反恐战争”的提法,但代之以“海外紧急军事行动”;“软实力”手段也可引申理解为包括对“支持或滋生恐怖主义”的国家进行“民主改造”甚至“颜色革命”。从深层次看,假借反恐以推进美式民主,获取现实利益的战略思想依然隐含其中。
——摘自中国网
材料4
国际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但一些传统的热点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地区局部冲突此起彼伏。金融和经济危机激化了—些国家内部原已存在的社会矛盾,引发新的社会冲突甚至政治动荡。国际反恐形势仍然严峻,索马里海盗对国际航行安全构成新的威胁。在中东地区、苏丹达尔富尔、非洲之角、伊拉克、阿富汗,联合国在维持和平以及冲突后重建等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应有关国家和地区组织请求,联合国还积极展开斡旋,实施预防性外交,为防止动荡局势进一步升级作出了有益贡献。事实证明,解决地区热点问题和国际争端,必须坚持《联合国 * * 》的宗旨和原则,坚持运用和平对话的方式。在部署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同时,必须同等重视推动政治谈判进程。
中国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打击恐怖主义要从根本上消除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不能在反恐问题上持双重标准,也不能将恐怖主义与特定的国家、民族、宗教相联系。联合国应继续在《全球反恐战略》的框架下,整合联合国体系相关机构的资源,全面、均衡地落实反恐战略的“四大支柱”。
——摘自中国外交部网站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1、2,分析国际恐怖主义的危害。
(2)结合材料3以及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美国的反恐新战略与过去的‘反恐意识形态化’相比更加务实”。
(3)结合材料4,谈谈中国在反对恐怖主义这一问题上所持有的立场和态度。

答案

参考答案:(1)影响周边国家的安全;严重破坏了各国的民族和睦,引发社会动荡;极大地阻碍了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影响一些国家政府形象,造成政局动荡、社会不安;破坏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等等。
(2)第一,用战争手段打击恐怖主义是用“20世纪的方法应对21世纪的现实”,难以持久。此外,战争手段不仅直接影响到本土防御和反恐能力,导致反恐形势愈加恶化。第二,美国民意的驱使。第三,全球化大背景下的国际恐怖主义形势的影响。
(3)我国防范和控制恐怖主义将坚持六大基本立场:一是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二是反恐不能持双重标准。恐怖主义没有好坏之分,任何形式的恐怖主义都是国际社会的公害。三是反恐应有利于维护人类的和平与安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与繁荣。四是反恐要遵守《联合国 * * 》和国际法基本准则。五是反对将恐怖主义问题和特定的宗教或民族相联系。不能通过包括军事打击在内的严厉的反恐手段来解决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六是反恐要标本兼治。各国应充分运用政治、经济、法律、外交、社会等综合手段加以应对,而不单纯依靠武力来解决恐怖主义问题。

单项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我们一样爱他们》

天堂村小学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偶尔才有慈善家跑来捐款。每次,全校师生都会倾巢而出:学生站在山岭上,手舞鲜花一路欢迎;而校长方子儒会亲自带队,用一个树藤扎成的土轿子抬客人上山。

这天,天堂村小学迎来了一个特别的客人。这个年轻人不声不响,独自走了两个小时的山路。由于道路崎岖,他沿途还摔伤了膝盖。当他一瘸一拐地出现在方子儒面前时,完全没有了城里人的光鲜形象。

“对不起!”年轻人显得有点尴尬,“我......想资助你们10名特困生。”

方子儒特别高兴。这里是全县出了名的贫困乡,这送上门的好事,正求之不得呢!可是,他为什么要说对不起呢?方子儒殷勤地招呼道:“要不,您先去洗漱一下?我让学生们列队欢迎?”

年轻人慌乱地摆摆手:“千万不要......我不想耽搁,捐了款就走!”

方子儒点了点头。

15分钟后,方子儒恭敬地送上一份资助名单。

年轻人看也没看,说:“校长,我想您误会了!”

方子儒愣了愣,以为他突然变卦了,着急地说:“可是,这是我们千挑万选出来的学生。他们品学兼优,将来一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材!”

年轻人沉默了一会儿,说:“校长,我能亲自挑选资助对象吗?”

“当然!”方子儒长舒了一口气,“这是您的权利!但......他们绝对是最好的学生!倘若您不信,可以翻看他们往年的成绩单!”

年轻人笑了:“我当然相信,但请给我所有贫困生的名单!”

方子儒虽然感到奇怪,但还是找来所有30名贫困生的名单。年轻人要了一张白纸,小心地撕成一条条小纸条。然后,年轻人开始在小纸条上写上每一位贫困生的名字,写完一张,就揉成团丢在一个盘子里。

方子儒终于看出了端倪,疑惑地问道:“您.....是想抓阄决定资助的对象?”

年轻人点了点头:“是的,我觉得那样才公平!”

方子儒着急地说:“不行,那样你会不小心抽到坏孩子的。他们生性顽劣,整天爬树打架,几乎每门功课都不及格!”

年轻人停下手中的笔,问:“那他们逃过学么?”

方子儒想了想,说:“这......倒没有!他们只是功课不好,其他,没什么两样!”

年轻人坚定地说:“在我眼里,从来没有一个坏孩子,我们一样爱他们。谁又能知道,调皮捣蛋的孩子将来就一定不会有所作为呢?他们一样天真无邪,他们的心里一样编织着最美丽的梦想......”

3分钟后,年轻人抽出了10个人的名字。果不其然,其中有4名学生原本不在方子儒的推荐之列。

方子儒执意要举行一个公开的捐赠仪式,这是学校的惯例。年轻人却摇了摇头,说:“校长,能否替我向其他的20名学生道歉?”方子儒满脸惊愕,以为自己听错了。

年轻人的眼睛有些湿润,满怀歉意地说:“对不起,我没有能力资助所有的贫困生。他们之所以没被选上,并不是因为不够好,只是运气差了一些!总有一天,我会回来弥补他们的遗憾!”

年轻人没有告诉校长,在15年前的一个穷山沟,他也是这样幸运地得到一位老华侨的捐助。当时,他是村民眼中不折不扣的坏孩子。可是,老华侨的一句话改变了他的一生:“在我严厉,从来没有一个坏孩子,我们一样爱他们!”

小题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10个字以内)。(2分)

                                                                              

小题2:在小说情节展开过程中,年轻人的神情随之发生了哪些变化?请从选文中选出恰当的词语天在括号内。(3分)

有点尴尬→(          )→(          )→笑了→(            )→满怀歉意

小题3:在确定“资助名单”上,方子儒和年轻人的标准和方式有什么不同?(4分)

方子儒:                                                       

年轻人:                                                        

小题4:第二段写到“天堂村小学迎来了一个特别的客人”,读完全文,写出“客人”的“特别”之处。(3分)

小题5:“思想可以撒播,爱心能够传递”。请从文中找出可以引发这种感触的句子,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