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司马光)言青苗之弊日:“平民举钱出息,尚能蚕食下户,况县官督责之威乎!”惠卿日:“青苗法,愿则与之,不愿固不强。”光曰:“愚民知取债之利,不知还债之害,非独县官不强,富民亦不强也。”……帝日:“陕西行之已久,民不以为病。”光日:“臣陕西人也,见其病,未见其利。”——《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 青苗钱虽日不得过二加息,而一岁凡两放两收,则其息已加四;有司又约中熟为介,令民偿必以钱,则所定之价,又必逾于市价,而民之偿息,且十加五六,则并非安石之初法矣,此所以病民也。——赵翼《廿二史札记》

请回答:

(1)在材料一中,司马光认为“青苗法”在实施过程中有什么问题?他指出问题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赵翼的观点是什么?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赵翼的结论与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是否矛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官府诱民借贷,加重对农民的剥削,加剧了社会矛盾。他指出问题的目的是反对王安石变法,站在大地主阶级立场上,维护其自身的利益。

(2)青苗法在实行过程中危害百姓的现象并非王安石新法造成的。赵翼分析的情况与王安石变法的初衷并不矛盾。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