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阿飞,男,14岁,从小就失去了母亲,阿飞的父亲长期不务正业,靠领取低保金勉强维持基本的家庭生计,平日里对阿飞的关怀很少,生气时甚至对他施加暴力。因此阿飞经常整夜不回家,流连于网吧通宵打游戏,久而久之便结交了一群社会上游手好闲的不良少年,阿飞与他们混在一起后很快养成了逃学的坏习惯,并学会了吸烟等恶习。阿飞的班主任十分着急,求助于学校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接案后,为了帮助阿飞回归学校,使其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仔细评估了阿飞和他家庭的特殊需要,运用专业的工作方法和技巧,有针对性地对阿飞进行个别辅导,并从不同角度给予其家庭各种支持。
问题:

上述案例中的社会工作者采取的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有什么特点?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通用过程模式的主要特点:通用过程模式将助人过程看作是一个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实务是一个有弹性的、各阶段有时交叉重叠的、持续的过程,是一个系统的程序。具有强调助人是一个过程,综合的理论取向、工作过程阶段化、工作任务阶段化、整合的价值观等特点。

材料题

商人地位变迁

材料一   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不可使杂处。                                        ——《管子·小匡》

材料二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

材料三   战国时,以工商致富者大批出现,凭借财钱并进入仕途。但历代王朝却在法律上规定商人为末,禁止商人仕进。朱元璋甚至规定商贾之家,只许穿布,农民之家,但有一人为商贾者,也不许穿细纱。——摘自《新制度与大革命》叶赋桂

材料四 昔士大夫以清望为重,乡里富人,羞与为伍,有攀附者,必峻绝之。今人崇尚财货,见有拥厚赀者,反屈体降志,或订忘形之交,或结婚姻之雅,而窥其处心积虑,不过利我财耳。遂使此辈忘其本来,趾高气扬,傲然自得。——清·董含《三冈识略》

(1)春秋时代,为什么把农列于商之上?

                                                                                                                                                                 

(2)战国时代,为什么会出现大批以工商致富者,甚至能进入仕途?

                                                                                                                                                                 

(3)秦以后,统治者为什么以商人为末,禁止商人仕进?

                                                                                                                                                                 

(4)董含对商人持怎样的态度?基于上述材料,怎样看待这种现象?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