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五行学说是如何指导治疗的

答案

参考答案:五行学说指导治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控制疾病的传变。由于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在发生疾病时,脏腑之间的病变,往往互相影响。临床上多见一脏受病,而波及他脏。而这种传变都有一定的规律。由此,在治疗疾病时,除对本脏治疗外,还应根据五行生克规律,来调整各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控制其传变。例如《唯经》“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即是补脾以防肝病传脾:因此,掌握了疾病的传变规律,就可以采取措施,防止传变。防患于未然,是临床治病的重要原则之一。
确定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
根据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和方法:临床上运用相生规律来治疗疾病,其基本原则是补母泻子。即“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补母,主要用于母子关系的虚证。泻子,主要用于母子关系的实证。根据相生规律确定治疗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益火补土法,适用于肾阳衰微以致脾阳不振之证,是通过温肾阳而补脾阳的方法,又称温肾健脾法。培土生金法,适用于肺脾两虚之证,是补脾气而益肺气的方法,又称补养脾肺法。滋水涵木法,适用于肝肾阴虚,是滋肾阴养肝阴的方法,又称滋补肝肾法。金水相生法,适用于肺肾阴虚,是滋益肺肾的方法。根据相克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和方法:根据相克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是抑强扶弱。抑强主要用于相克太过,扶弱主要用于相克不及。对于一行太过所致的乘侮,应抑强为主,扶弱为辅;对于一行不及所致的乘侮,应扶弱为主,抑强为辅。根据相克规律确定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培土制水法,适用于脾阳虚衰水湿泛滥之证,是通过健脾益气以治疗水湿泛滥之证的方法。泻南补北法,适用于肾阴不足,不能上济心阴而致的心火偏旺,水火不济之证。佐金平木法,适用于肝火犯肺之证,又称清泻肺肝法。抑木扶土法,适用于肝脾不和、肝胃不和之证,又称疏肝健脾法、疏肝和胃法。
另外五行学说还可指导针灸选穴,并可采用“以情胜情”方法,指导情志病的治疗。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