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网络环境中,采用“一次一钥”的加密方式进行安全系统的建立,具体的加密算法如下:设置一台CA,作为第三方受托主机;
数据加密使用IDEA算法,128位密钥;
IDEA对称密钥的传送使用RSA算法加密通信的方式;
数字签名采用RSA算法;
报文摘要Hash函数使用MD5算法进行,产生128位固定长度的摘要。
为实现“一次一钥”方案,用户A需要______。使用MD5算法散列的对象是______。用户B验证用户A的身份的方式是______。
A.用自己的RSA私钥解密传送文件后,将其与用户A的数字签名进行比较
B.用用户A的RSA公钥解密文件后,将其与用户A的数字签名进行比较
C.用A通知的IDEA私钥解密文件,然后使用MD5算法散列出解密后文件的报文摘要,同时用A的RSA公钥解密数字签名,最后将上述两种结果进行比较
D.用自己的RSA公钥解密传送文件后,将其用MD5算法散列,最后与用户A的数字签名进行比较
参考答案:C
解析: 用于保护通信过程的初级密钥是最低级的密钥,为提高其安全性,通常采用一次一密的明文传送方式,即一个密钥只能使用一次(每次使用后或周期性更换密码,初级密钥的生存周期很短),且需要高一级密钥对其解密后才能用于解密。依题意,为实现“一次一钥”方案,用户A需要使用用户B的RSA公钥加密自己选择的IDEA私钥通知用户B,而用户B的RSA公钥可以从CA上获取。
基于消息摘要签名体制的基本思想是:①发送者A和接收者B事先协商好单向Hash函数和数字签名算法;②A使用Hash函数产生文件的单向Hash值;⑧将摘要信息用发送者的私钥加密,凭此表示对文件签名;④A将文件和Hash签名送给B;⑤B使用A的公钥解密被加密的摘要信息,然后使用Hash函数对收到的原文产生一个摘要信息,与解密的摘要信息进行对比。如果结果相同,则说明签名是有效的,并且以此说明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没有被修改。据此,本试题中使用MD5算法散列的对象是传送文件的明文。用户B验证用户A的身份的方式是:用A通知的IDEA私钥解密文件,然后使用MD5算法散列出解密后文件的报文摘要,同时用A的RSA公钥解密数字签名,最后将上述两种结果进行比较,如果结果相同,则说明所接收到的文件确实是A发送的。这是因为该文件的数字签名是使用用户A的RSA私钥,而只有A知道自己的私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