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景怡公司为一家生产和销售纺织机械的有限责任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所得税税率为33%,采用应付税款法进行核算。
2003年1月,景怡公司和其他几家公司发起成立新光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纺织品。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景怡公司用货币资金投资2250万元,占股份总额的75%。在2004年)月,新光公司经批准上市,向社会发行股票2000万股,每股面值l元,发行价格为每股3.50元。新光公司上市以后,景怡公司对其的股权从75%下降为45%。新光公司章程规定,除流通股外,其他发起股东的表决权由景怡公司代为行使。景怡公司向新光公司委派了董事长和财务总监,总经理向社会招聘。
2003年和2004年,新光公司各实现净利润800万元、1000万元,并按净利润的10%和5%计提法定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每年各按每股0.1元进行现金股利的分配,均与下一年5月 10日股东大会决议后支付。
2003年2月,新光公司向景怡公司购买纺织机械数台,购置价格1200万元。这部分机械的销售成本为1020万元。
2005年6月20日,新光公司公布经证监会批准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方案规定,非流通股股东为取得流通权,向流通股股东每l0股送3股。公司章程同时规定,其他股东对新光公司的表决权继续由景怡公司代行。同时对董事会做了调整,景怡公司派出的董事会成员由5人减为4人,社会公众股股东由2人增至为3人,另从社会专家中选派一位独立董事。除必须经股东大会决定的事项外,公司重要事项的决策由董事会决定,日常经营与财务决策由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共同决定。7月1日,股权分置方案实施。
新光公司董事会还决定,鉴于市场竞争激烈,需要不断开发新的产品,生产设备也应该随着新产品开发的需要而加快更新。决定从2005年3月起,将向景怡公司购买的纺织机械的折旧方法丛年限平均法改为年数总和法,折旧年限从10年缩短为6年(不考虑净残值)。2005年末,该设备的可收回金额为600万元。
2006年1月,注册会计师对新光公司进行审计时,在下列问题中与公司会计处理持有不问意见,
(1)2005年8月,新光公司与金星广告公司签订了电视广告合同,合同约定新光公司一次支付给金星广告公司广告费300万元,从l0月1日起,连续播至当年12月31日。预计该广告的效应可连续持续3年,新光公司与广告播出后一次支付了全部广告费,并将25万元计入当期费用,其余计入了长期待摊费用。
(2)2005年7月,收到当地财政作为政策扶持资金的增值税返还50万元、所得税返还100万元。公司认为该项资金属于政府补助,全部计入了补贴收入。
(3)2005年11月,公司将取得的一张面值3100万元、期限为6个月的不带息商业承兑汇票向银行贴现,取得贴现款3000万元,公司冲减了应收票据,将贴现息l00万元计入财务费用,并在报表附注中披露了该项或有事项。
(4)公司于2004年7月首次对生产的产品进行召回,预提了召回费用200万元。这些产品是新光公司销售给本市的W公司,W公司作为销售商又将新光公司生产的产品分别销往俄罗斯、乌克兰、匈牙利等国。2005年12月,W公司要求新光公司还要承担部分在境外发生的退货费等250万元。此前新光公司只估计了从客户W公司手中召回发生的返工费、运输费、零件更换费等。新光公司认为这是公司对召回费用的估计错误,将其作为以前年度会计差错进行了更正。
而注册会计师认为公司对上述4项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不符合会计准则的规定。 2005年,新光公司实现净利润2000万元,其中1~6月实现净利润400万元。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的比例不变。
新光公司所得税率为33%。采用应付税款法进行核算。新光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与4月20日报出。假定从景怡公司购买的设备生产的产品当年均能全部售出。
[要求]
(1) 编制2003年、2004年景怡公司有关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并计算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2) 计算2004年末新光公司的股东权益(列出明细项目)。
(3) 对注册会计师对新光公司提出的会计处理不正确的问题进行逐一判断。如果您认为注册会计师提出的看法正确,请写明理由,并进行正确的处理。
(4) 编制2005年景怡公司有关股权分置和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
(5) 判断景怡公司对新光公司是否应该编制合并报表,如果确认景怡公司对新光公司有实质控制权,请编制2005年末合并会计报表分录。

答案

参考答案:(1)2003年: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2250
贷:银行存款 2250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600
贷:投资收益 600
长期股权账面价值为2850万元。
2004年1月
借: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准备       2010
贷: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           2010
[计算依据:新光公司股东权益=3000+800+7000=10800(万元),10800×45%=4860 (万元),4860-2850=2010(万元)]
5月10日,收到股利: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 225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225
由于新光公司分配的是上年度股利,并且分配的是老股东,分配后净资产又起了变化,再次调整长期股权投资。 [新光公司净资产10800—300=10500(万元),10500×45%=4725(万元),应增加长期股权投资9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准备        90
   贷: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        90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450
   贷:投资收益                450
2004年末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为5175万元(2850+2010-225+90+450)
(2)新光公司2004年末股东权益合计11500万元。其中:股本5000万元(3000+2000),资奉公积5000万元、盈余公积270万元(1800×15%)、未分配利润1230万元(1800-270- 300)
(3)
①不正确。
虽然该广告效应时间比较长,但是在当年播出,不存在预付款性质,应该全部计入当年损益;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营业费用     275
贷:长期待摊费用             275
②不正确。
所得税返还应该冲减当年所得税费用。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补贴收入         1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       100
③不正确。
企业将持有的商业承兑汇票向银行申请贴现,负有向银行还款的责任,应控照以应收债权为质押取得借款的核算原则进行会计处理。
借:应收票据                  31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财务费用  100
短期借款 3000
④不正确。公司被额外要求补偿的产品境外返修费用、退货费用等,是在获取新的信息基础上的会计估计的变更,不应作为会计差错更正处理。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005年)-营业外支出 25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004年)-营业外支出 250
调整所得税:
借:应缴税金 90.7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 (275+100-100)×33% 90.75
结转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84.2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84.25
调整法定两金;
借:盈余公积 12.64
[原作为会计差错更正处理调减2004年的盈余公积37.5万元(250×15%)应予调回;2005年调减50.1375万元[(525-190.75)×15%]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2.64
(4)景怡公司收到2004年现金股利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 225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225
向流通股送股。由于每10股流通股送3股,非流通股送出的股份为600万股(2000×0.3),景怡公司应送出450万股(600×75%)。由于新光公司1~6月实现净利润400万元,景怡公司应确认投资收益18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180
贷:投资收益 180
借:股权分置流通权 1026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450          
——股权投资准备 420        
——损益调整 156
(注:景怡公司送出的股份占拥有新光公司股份的20%,各明细科目均按比例调整)计算投资收益:
调整后7~12月实现的净利润为(1600-525+190.75)×36%=458.67(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455.67
贷:投资收益 455.67
(5)根据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判断,景怡公司虽然只拥有新光公司半数以下的表决权 (48%),但董事长和财务总监均由其派出。日常经营和财务政策由3人共同决定;同时在董事会中虽然人数刚占半数,但表决权集中,能够控制董事会议,故对新光公司有实质控制权,应该将新光公司纳入合并报表。
合并报表抵销分录:
①借:股本 5000
资本公积 5000
盈余公积 (2004年末270万元+2005年249.8625万元)519.86
未分配利润(2004年末1230万元-2005年分配股利500万元+2005年净利润
1665.75万元——提取盈余公积249.8625万元) 2145.89
贷:长期股权投资 4559.67
少数股东权益 8106.08
②借:投资收益 635.67
少数股东收益 1030.08
期初未分配利润 1230
贷:提取盈余公积 249.86
分配普通股股利 500
未分配利润 2145.89
③借;盈余公积 252.85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800×75%+1000×45%)×15%]157.50
提取盈余公积 (635.67×15%)95.35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180
贷:固定资产原价 180
借:累计折旧 84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33
主营业务成本 5l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40
贷:营业外支出 40
固定资产抵销分录解析:①景怡公司固定资产销售价格1200万元,销售成本1020万元,固定资产原价应抵销187万元;②2003年3月至2004年12月,应抵销的累计折旧为33万元(180÷10÷12×10+180+10);2005年1~2月应抵销的累计折旧为3万元,3~12月应抵销的累计折旧为(180-36)÷10×4÷12×10=48万元,合计抵销51万元;③2005年末新光公司该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为600万元,账面价值为640)5元(1200-240-320),计提减值准备40万元,但合并报表反映的价值为544万元,小于可收回金额,故减值准备应该全部抵销。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